零点看书>科幻未来>一九八三红警科技>第四十章 京钢搬迁方案

人民大会堂的会议是为这次事件定下最为重要的基调,国内现在已经要关注于首都的城市发展问题。在从顾苏那里知道了首都的未来所面临的问题,再不采取措施,那是对首都人民的不负责任,对国家的发展不负责任。

其实就算没有顾苏这一档子事,国内也打算找一个时间与京钢谈一谈,让京钢搬迁出去。不过现在有别人起头打先锋,燕京的高层们也乐于有人当恶人,在后面接过这件事的主导权,也是确定在未来城市发展的领导地位。

人民大会堂的会议是发展的主基调,是正确的政治路线。而在会后的京钢搬迁谈判会才是这一次会议的重点。市委市政府想将此事作为首都未来城市发展规划的开门红,而京钢顾苏是在事不可为的情况下,想为自己捞取最大的补偿。

谈判会在一开始就陷入了针锋相对,燕京市委市政府与京钢两方在第一个问题上就陷入了争吵之中,两方闹得不可开交,将来参加会议的国家计划委员会的领导们吵的头都大了,于是不得不出面缓和。

两方都是吵的理直气壮,燕京市委这方是未来未来的首都发展,得到了中央的支持,占据了民族大义。

京钢更是委屈,宝宝心里苦啊。什么都没干,自己家就被规划了,现在要强拆。好在有充当润滑剂的国家计划委员会领导存在,两方才没有撕破脸,坐下来捏着鼻子慢慢谈。

当然双方谈判,涉及到的是京钢的生死存亡,反过来对燕京市也是波及未来生存发展的大事情。在这样的重大问题之下,国家计划委员会虽然算是两方的上级,但是真心没有什么话语权。

他们来的目的就是充当润滑剂,维持稳定,现在一切以稳定为大局。

搬迁京钢经验谁家强?谁家都不强,谁都没有干过,但是作为始作俑者的顾苏却作为一个娱乐圈的人,作为学习的资料,看过京钢大搬迁的纪录片几遍,虽然不怎么走心,但是还是知道一些事情的,可以作为参考建议。

双方一番互怼之后,算是发泄了心头的一口气,然后双方冷静下来,真正的开始进入谈判状态。

首先京钢将自己所规划的搬迁线路图发给了每一个与会者,并进行了宣讲。京钢的意思是保留一部分钢铁产能,因为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首都的建设依然缺少建筑钢材,保留燕京的建材钢铁产能是合理的。

但是这个路线图遭到了市政府和各部委的反对,京钢的必须是全部搬迁出去,在未来的城市规划方案里,市政府和各部委的规划是,建设大都会形式的首都圈城市群。是由许多卫星城与主城区相结合的首都圈。

所以京钢减小产能留下来的的规划与城市的未来规划并不相符。不仅是占据了巨大的土地面积,还占据巨大的能源与水资源这是市政府与各部委的首都圈未来规划绝不愿意看到的。

这是双方谈判分歧的焦点。京钢公司希望能够在首都保留一些土地产业,甚至是产能,但是市政府与各部委,则希望京钢完全搬迁出去,多出来的土地和资源,能够用在城市的居民和商业用途上,哪怕是未来使用的城市建材,来源困难,价格昂贵也是可以忍受的。

于是双方就在首先的搬迁路线图的问题上不欢而散,双方经过就一个小时的争论没有达成一致,双方不得不结束这次匆忙开起来的搬迁会议,回去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然后明天再战。

京钢要搬迁的消息来的突然,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燕京城市发展会议的时候才有京钢搬迁的确定性文件。而在此之前的一个星期,起头的顾苏还没给柴老出这个馊主意。而现在这个消息随着文件的下达,得到广泛的传播,到下午的搬迁谈判会议结束,几乎京钢的所有职工都知道了这件事。

所有的职工都有些将信将疑人心惶惶。而到领导层第一次谈判不欢而散归来之后,进行了全厂区的职工讲话之后,一时间京钢整个工厂一片哗然。

为了维持安定稳定的社会环境,京钢的保卫部进入紧急状态,同时京钢的领导层将所有的情况全盘托出,让京钢的所有职工清楚的了解现在的京钢所面临的情况,经过经过高层与中层领导们的努力,京钢的职工情绪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第二天,一个级别更高的领导加入了谈判会。就京钢的搬迁路线图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最后燕京方面和京钢方面各退一步,燕京方面将在水上,职工安置,住房,土地等一系列问题上进行了让步。

为京钢安置超过一半的工人,特批的一部分土地给京钢盖职工住宅楼,京钢保留一部分搬迁后的土地所有权为京钢所有。

京钢则在十年之内包括配套的厂家都逐步的搬迁完毕,同时自己安置一部分职工,并安抚职工的情绪,维持社会稳定。

在国家方面,一方面由国家牵头京钢提前与直隶省进行磋商,将工厂搬迁至迁安,由于现在国内工程建设还比较落后,曹妃甸那里还没有办法进行建设。同时京钢一直想要的热轧板材项目也得到了批准,不过也只能够在新厂那里上马。

由于工厂搬迁所需资金由京钢自己承担一部分,燕京市承担一部分,权当买地的钱,剩下的由国家财政补贴。本来有些捉襟见肘的国家财政现在压力更大了。而且未来安抚京钢的情绪,提前数年将迁安的铁矿划分给了京钢。

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京钢算是补足


状态提示:第四十章 京钢搬迁方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