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抗日之川军血歌>324.第324章 考察县境

这十几间破房屋组成的木马县,或许有史以来第一次有如此之多的人聚集在这里,人声鼎沸。

杨宗满等人的兵源招募工作进行的很不顺利,老百姓们只想干活混饭吃,对打鬼子保家卫国丝毫不感兴趣,对他们来说,这个国家没有给过他们吃饱穿暖的机会,所以他们没有什么归属感,更别说几乎所有人都不识字,他们知道什么季节该种什么庄稼什么时候该施肥增产,却根本没有什么家国概念。

这是愚昧的表现,是很多像李学进或者彭志国他们这样的学生文人所憎恨的,他们试图去唤醒的,也就是在这种蒙昧的国人。

只是他们忘了一件事,当一个国家不能让它的人民吃饱穿暖,不能让它的人民被保护,人民凭什么要为了这样的一个国家拼死拼活而不是去推翻它或者期待更好的统治者?

至少路远心里是这么想的,但前提是,这是中国人自己的中国,轮不到那些狗.日的小日本在这土地上搞风搞雨。

中国人自己的国家,自己可以推翻,可以重建,但要是外人想插手,那就是侵略,就像自己的脸,自己可以想就打,可要是别人伸手来打——那就他.妈.的打回去!

这不需要什么道理。

“以后,多下点米……”

路远喝了几大碗稀饭,但吞下肚子的米粒都能数清楚,实在有些看不过眼了,甚至有些羞臊。

倒是那些老百姓一碗接一碗的吸溜的带劲,似乎就从来没吃过这么美味的东西。

“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洛青虎道:“给他们敞肚皮吃,你那几万块大洋,估计供他们吃不了多久,更别说你还想招募更多的人,还想发展……”

“现在就是我当家,你少废话!”

路远郁闷呵斥道,这才刚刚开始,他已经体会到这个钱字的重要性了,简直像是孙猴子脑袋上的紧箍咒。

吃完饭,便是各种防御工事的建造。

这是首要的,住房方面都还可以缓一缓。

虽然杨宗满等人都不是战略专家,但也都是打过仗的老兵,对粗略的防御布置,根本不需要路远操心,什么地方该布置暗哨明哨,什么地方该建立掩体壕沟,都心里有数,而做些挖土刨坑之类的活计,这些老百姓也是手到擒来。

虽然兵源招募工作进展的很不顺利,但在当兵能每天吃一顿干,一个月有一块光洋的饷的诱惑下,还是招募到了五十多名青壮,在大狗熊的带领下开始了木马县立县以来的第一次训练。

而路远,则在张在先的带领下,带着几个饭团离开了这个不能称之为县的县城本部,进行了第一次的实地视察工作。

整个木马县方圆近六十里,典型的丘陵地带,整个县的区域几乎都是由大大小小的山丘组成,很多山丘的坡度近乎于四十五度,山上长满了低矮的灌木,其中适合耕种居住的只有地势稍缓的停船山,石家沟,茶山梁和亭子口这几处,整个县几百户人家男女老少一千多口,就分布在这几处区域内。

这边的雨水并不算太少,之所以缺水,完全是因为土质和山势的原因,土质略带沙土,不易储水,加之山势较陡,储水的难度便加大,一到干旱季节,土质便更加干旱,作为完全难以生长直至枯死或者减产。

“哎,生活在这地方,真是作孽啊!”

张在先道:“一年到头的忙活,甚至都不能糊口……”说着都抹起了眼泪。

“那是什么山?”

路远指了指前方的一处较高的山头道,几座适合耕种的山和这座山头连成一体,他在想,要是能在这座较高的山头上建立一处水利设施,在干旱季节放水灌溉周围的农地,就算整个县城境内就停船山石家沟茶山梁等几座山梁适合耕种,开发得当的话,至少也能养活几万人了。

“那就是停船山啊!”

张在先苦笑道:“路团长,你的想法我们也不是没试过,早些年老祖宗们也在那山上挖过了堰塘准备储水,只是咱们这里的土根本存不住水,一下雨堰塘满了,过个十天半个月的,水都流光了啊……”

“农民太可怜了,只能靠天吃饭……”牛疙瘩心酸的抹起了眼泪。

“人活着,就是要和天斗,和地斗,总有办法的!”

路远心里已经有了几个模糊的想法,却也不说,直接让张在先带自己去停船山附近转转。

山沟极深,到山脚落差怕是不下七八百米,看到这山,他倒是明白了这山名的来历了——在山脚下便有一条河流过,水势还不小,只是河边附近全都是岩石,根本没有可以开垦的农田。

有个小码头建立在山脚下,几艘破渔船停在旁边,不过这里水流较急,想靠打鱼为生估计也是不太可能了,捞起来自家喝碗鱼汤也就顶天了。

“每到干旱季节,看着这河里的水不能用,眼睁睁的看着庄稼干死,心里那个难受啊……”张在先唏嘘道。

“哈哈哈……”

路远却是大笑了起来,拍拍张在先的肩膀道:“张村长,你就放心吧,从明年开始,咱们这木马县将再也不会缺水了,以前那个鸟不拉屎的木马县将彻底的成为历史,这里,将会在我们川军独立团的治理之下,变成鱼米之乡,人人眼红的富庶之地!”

“那感情好……”

张在先喜道,只是眼神闪烁不已,一看就像是在脸上写着一句话——小子,你少吹牛不打草稿,老祖宗们在这里生活了几


状态提示:324.第324章 考察县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