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来的怎么也会来,一味的避开也是避不开的,那怕只是走个形式过场,也是必须要走的。
这就是中国人的为人处事之道!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张叔夜亲自出马驾临朱子龙的王府。
对于一般嫌犯和证人,张大人自然只要差了下人前去传唤就是,那怕是一些富二代,官二代也是如此。但是,朱子龙毕竟是皇子,而且还是当朝皇帝的二皇子。
当代皇子,正式册封为郡王的,怎么的也只能亲自上门来了。因为品级上比张叔夜要高的多,那怕没有实权!
甚至于问话的方面,都不能太明显。只能暗示!
-
听闻张叔夜来访,朱子龙也早早的出来,换上了一套干净点的衣服。走出去迎接,以示尊重。
张叔夜本就是开封人氏,宋徽宗大观年中赐进士出身,曾任右司员外郎、礼部侍郎、龙图阁直学士。历史上,曾镇压宋江起事。靖康之难中率军守汴梁城,失败后随宋钦宗被金国掳走,途中自缢而死。
这是一个很像包黑子的官员,当然包黑子本身其实也并没有做多少大事。
包拯平生整治吏治、注重生产、巩固国防、举贤任能、为民请命,颇有政绩。但除此之外,也就一般了。对包拯形象的塑造和传扬,源于宋代的话本并红火于元代的包公戏,自明清到近世,不断发展,推陈出新,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换句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时势炒作成就了一个青天大名人。
他既有政职、军职,亦有文职,甚至有闲职,还做过谏官。包拯能流芳百世,恐怕主要在于他的刚直清廉,高风亮节。
而张叔夜在朱子龙看来,也正是继承了包黑子这八个字的为人处事方针,刚直清廉,高风亮节!
对朱子龙来说,可能最大的憾事,就是包黑子死于1062年7月3日,他穿越过来的现在。包大人都死了n年了,无法看到其真人真面貌了。
画像之类的,不管怎么画,又不是照相机,都会有失真的那一部分。
唯一让朱子龙搞明白了的,就是原来包大人脑门上根本没有月牙烙印,皮肤也不黑。不但不黑,从画像上来看,还算是个美男子。
只少比他帅!(麻蛋,又一个比自己帅的。)
宋朝很注重风仪的,要脸上长个月牙那就是个怪物了,都够呛能不能当官。后世21世纪的外交专业,还不招收脸上有痔的人呢。
只是听说,包大人表情一向很认真威严,喜欢拉长了个黑脸表情,所以传出黑脸之说法。久而久之,就失真了!
-
张叔夜竞然没有穿官服来,而是穿的常服,这潜台词的暗示就更明显了,朱子龙当场安下心来。
“小王,见过府尊。”朱子龙拱手行礼。
根据主神给的记忆力,老张在几个皇子年幼之时,当过临时客窜的代课老师。尽管不是正式的太子老师,但是临时工也是有人权的。
朱子龙面对他,拿了一半的弟子之礼,只会显的他知书达礼,并不会落了下风。
“王爷多礼了,不敢。”张叔夜也是回礼。
“府尊仍是稀客,请入内上坐,来啊,上茶。”朱子龙继续笑脸相迎,仅有为人之道,也是因为有些心虚。
二人入内后,一边喝茶,一边开始一会聊诗词,一会又聊国事。很有几分朋友交谈的架势!
这种不直接入正题的聊天方式,是中国人的习惯成自然,特别是官场之上。
闲聊过程中,朱子龙渐渐跟不上他的节奏。
他毕竟,只是拿来主义的系统记忆力。多说容易多错,到后面只能是以各种笑呀,借口呀,转移话题。不过,幸好张叔夜自己也感觉没必要再扯淡了。
于是,他主动开始把话题,向昨天的青楼事件上扯。
朱子龙当然不会主动提出自己有污点的态度,只是把自己回答成了一个及时举报的三好市民。当然,张叔夜肯定不会相信。
只是相信不相信是一回事,说不说是另一回事了。
说到最后,朱子龙感觉相互间透的也差不多了。着得点说道:“府尊,昨日哪事,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为好!”
“哦,你且道来。是为何故?”张叔夜眼睛一亮,心想你总算沉不住气了。
“有必要细说吗?和李师师有关,和官家有关的事情,但凡有些许不良影响,也要尽量大事化无为妙。否则,不但官家和皇家声誉会受损,想来府尊大人也会名声受损的!”
张叔夜眼珠子一转,呵呵回笑道:“王爷说的有些道理,但似乎忘记了,名声受损的不止老夫和官家,此事若传开,似乎王爷也在受损其中呀,你就不怕?”
朱子龙嘴角一挑,得意的回答道:“让府尊抬爱了,您觉得我这个开封城十大恶少之一的王爷,需要脸面和名声,这种东西吗?它们值几个钱?”
张叔夜哑然无语,一口茶水呛在咽喉里,差点吞不下去。
这tm的就是流氓和文青知识份子,本质的区别呀。
一个是看重自己的名声,想青史留名,流芒百世。为此,平时生活水平过的如何,都不太重视。完全高要求自己,事事按照准圣人的标准行事。就算有些许不能见阳光的事在自己身上发生了,也一定要死捂着!
一个是只看重实际的好处,要求吃好,睡好,玩好。怎么爽怎么来,亚根不管身前后事,以及各种流言风语。
一个节操满满,一个节操如天边的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