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穿越重生>大宋主神王爷>第203章 “王爷,奴家受教了!”

“春风依旧,著意随堤柳。搓得蛾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销几个黄昏。哇,姐姐写的词真是,呵,情深刻在脸上了。羞不羞呀!”

华丽的闺房内,李瓶儿看着上官师师写的诗词,轻笑的打趣,引的上官师师粉脸一阵,很快二女就开玩笑式的打闹成了一团。

少时,李三娘上楼来,止住她们的玩闹,笑道:“二位妹妹,好了,好了,别闹了,快做正经事吧。王爷可是准备头一年,报纸天天给人免费看的。这可不少花银子。纸、墨、刻板、人工,样样都要花银子。夫君不在意银子,可我们不能真的不在意。”

见李三娘说话了,上官师师和李瓶儿连忙停止了打闹玩笑,并且弯腰行礼。李瓶儿说道:“姐姐教导的极是,就像王爷说过的,掌握了报纸和言论渠道,就等于掌握了国家的话语权。我们这报纸,是给天下人看的,就如王爷所说,头一个月我们先打好基础,并不急于出报。”

上官师师亦笑道:“三姐,只管放心。先不说这其它的,就说这王爷传来的话,这朱四海的红楼梦等等话本,以后会长期稳定在我们的周报上发表。还有王爷改进的什么标点符号,我看我们的报纸,想不火都不成!”

李三娘闻言也是认同的笑逐颜开的点了点头:“师师言之有理,王爷这标点符号,当真是神来之笔。有时想来,当真是妙不可言。明明只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改进,我等诸多文人,以前怎么从来没有人想过要如此变通?只知传承上古文风?”

“或许这就是苏仙所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吧!”上官师师感叹的回答道。

-

事实上,标点符号在古文中也是有的。但是和后世新中国的现代符号不同!

在春秋时期的《侯马盟书》中使用一条或者两条短线表示重文,标点的一种。汉朝发明了“句读”符号。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顿的一段为“读”(念,相当于现在的逗号)。

这些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标点符号。但是,不统一,不普及,而且极不规范。所以,上官师师才说是朱子龙把符号改进了,而不是发明。

因为标点符号不统一和精进,在中国历史上产生的断句误会和笑话,比比皆是。

甚至于还会出现,十分严重的一句话,变出两种完全不同的意思出来。比较经典的如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以孔子的为人和人品,應該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斷句方式更為合理。其解释应该是,民众可以让人引導他們,不能让人管制他們方才为上法。

传统的断句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可】字的解释上。

其一,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其二,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刚穿越来时,朱子龙也感觉古人的书和文字比较坑爹。不过,在这生活一段时间后,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几千年来的中国历史长河内,那么多的聪明人,为什么却没有积极发明和改进标点符号,到现代21世纪那种程度呢?

其实这是有原因的!

因为,古代书的在当时的产量是很低的,市面能找到的书种类也很少。甚至于外国人也是如此,比如说中世纪末期有个欧洲最博学的学者——他一辈子也只看过八百多本书,所以古人的博学与今天是不一样的。

古人讲究的博学是深读,用英文说就是inten。

拿个一百多本书放在你面前,可能是你一生要读的书了,所以要慢慢读,一个字一个字读。读完再读,一遍遍体会字里行间的意思——很快读完,以后没得读,岂不很痛苦?

-

在李三娘的带领下,三女埋头苦干。

到了晚上休息时,从工作间里回到住处,上官师师伸了一个懒腰,感叹的说道:“王爷改进的这个铅活字,当真是不一般。虽说是奇银巧术,但印出来的效果和速度要远远好于雕版,却是一桩大大的功德。待到以后,也许王爷会和那发明活字的毕升一般,流芳百世也未可然。”

李三娘听后,却是叹道:“就算是功德,恐怕也是后世才会说个好字。先如今却是不一定,若是我等私自用之还行,要是推广开来。不知道多少人会因为这个铅活字丢了饭碗,到时候功过参半吧!”

上官师师和李三娘各自不同的发言,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这就是理想和现实的拼杀!

“哈哈哈,奇银巧术又如何?会让不少人丢了饭碗又如何?皆是时代所需而已,我们生活中用的哪一样东西,离得开这些东西?在我看来,一时的会让部分旧手艺人丢了饭碗,那只是阵痛罢了。若是转型不了,来我这里,我这里所有的工匠都是大大的欢迎,他们可比那些读书人,和什么才子有用的多!”

一阵哈哈大笑中,朱子龙从外面走了进来。

“王爷,你怎么可以这么说话呢?这天下,难道说士绅大夫和文人士子们,还不如那些匠人?士农工商,这天下的教化之功,可是大大的功德一件呢。”上官师师显然有些不认同朱子龙的观点。

所以,那怕是妇从夫纲之下,心里也是有些不服,忍不住就吐了槽。

以前她是名妓,所接触的都是满腹诗书的读书人,玩的都是高


状态提示:第203章 “王爷,奴家受教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