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穿越重生>黄蒿之内>第一百二十四章 张孟诚的教学设想(二)

在大明总体环境最好的洪武时期,礼部的官员曾向朱元璋提议设置武学,开始进行武举考试。可是朱元璋主观简单的认为,这会造成“是析文武为二途,自轻天下无全才矣”的结果。

这名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天子表示“三代之上古之学者,文武兼备”,而“后世武学,专讲韬略不事经训,专习干戈,不闲俎豆拘于一艺。”所以明朝的开国皇帝,坚持反对自己国家武学的设置。(注一)

朱元璋对武学没有好感,也许和宋代武学的前车之鉴有关,因为前代宋朝的武学并没有搞出什么好成果来。

而且当时明朝国内也需要大兴教化,稳定各地的社会秩序,结果明代的武学没能在最好的时间段里诞生。所以朱元璋就这样放弃尝试,实在是让人觉得有些太过可惜。

那么在洪武时期,明朝是如何培养军事人才呢?

在明朝立国之初,凭借着一大堆经过战争优胜劣汰的残酷挑选,自然就会有一批本领过硬,军事素质不凡的军官集团。

虽然他们之中的人,大部分可能是文盲。缺乏文化修养的这些军官,也不一定能写出什么好的军事教材。但是他们在教导自己子侄时,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授自己的战争经验,也能替明朝卫所培养出一些具备一定军事素养的人才。

再加上洪武时期通过严格的比试制度进行抽选,继承武官的新一代卫所子弟也得到了有效的监督。他们为了顺利继承珍贵的世袭武职,只能认真锻炼他们的军事技能。

同时朱元璋还运用严酷的法律约束武官集团,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军人子弟的骄惰风气。当时明朝卫所的内部环境是“但有学唱的割了舌头,下棋、打双陆的,断了手,蹴圆的卸了脚”。(注二)

所以明初的卫所军还是具有一定素质,可以应付当时周围的各种军事挑战。但在明初那一批老兵都去世以后,这种培养人才的机制自然就没有以前那么有用。再加上世袭武官在后来的日子里日益不值钱,原来比较尚武的环境也逐渐崩溃。

而正统初年设置的两京武学,虽然没有像各地的卫学一样,成为完全教授儒学的场所。可是两京武学却也是以传授儒学经典为主,军事技能的教育反而沦为了更次要的存在。

两京卫所使用的教材是《孝经》、《忠经》、《小学》、《论语》、《孟子》和《大学》,以及《武经七书》、《百将传》、《大诰》等书籍。其他的教学内容就是要求武学生每天写一百个字,每五日一次由教官领到城外练习弓马。

这样的武学培养出来的军事人才能有多少人可堪一用,是十分值得怀疑的。而更可笑的是,这种武学培养出来的预备军官,对自身的短板缺乏足够认识。其中有很多人认为自己与众不同,看不起边军那些从最底层打拼起来的大老粗。

先不说他们学习的《论语》、《孟子》等儒学经典,能对实际的战争有什么用处。即使是《武经七书》这种明显偏军事哲学的东西,他们也多半当成死记硬背的考试用具,而不去理解这些先贤遗产留下的核心意思。

如果仔细对这些预备军官进行考察,他们之中不少人甚至连断句都可能出错。这些人在武学里的学到的东西,能指望的或许只有他们不是文盲了。

这种东西在张孟诚后世人的眼光下,自然是没有丝毫可取之处。他认为明末的大批流贼中,较为常见的一些孩儿兵,虽然在文化素质比不过朝廷的武学生。但是要说起冲锋陷阵的本事,绝对会比这些眼高手低的武学生高出不少。

当然张孟诚的评价也可能太过苛刻,他对于明代军事教育机构的要求过高。毕竟要达到后世军校那种程度,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即使是后世的军校,也是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一点一滴不断地积累起来的。而且也不是明朝所有的军事教育机构都是如此,还是有一些算得上比较专业的武学设置了起来。

比如在隆庆年间,由戚继光等人强烈要求朝廷设置的遵化、永平、密云三镇武学。这些有些类似于近现代军校的武学,教学内容很有针对性。而且有戚继光等不少具有过硬军事技能的人才在,这些武学的师资力量也有一定的保证。

戚继光主张武学分为四个专业,一是侧重于军事理论和谋略的韬略,教学内容自然是《武经总要》和孙吴兵法等传统兵学经典教材。

二是武艺,也就是各种武器的使用和训练方法,刀枪、弓弩、火器都有。三则是胆力,多是一些扛鼎、举重和臂力的训练。

第四个就是杂技,是一些具体的战法和辅助性的知识,如天文气象、火攻水战等一切可裨军机的东西。

而且三镇武学不只是军事技能的培训,要比两京武学要好上不少。在武学本身的管理和武学生的考核上,同样做的相当严格。

首先学生在物质上,有较为优渥的供给待遇,而且供给标准会按照学生的表现划分为三等。每年年终进行考核,优秀者升格并且给予物质嘉奖,不合格的人则是降级甚至赶出学校,并且还要追回之前免费供给的钱粮物资。

而武学生的出路方面,在武举之年自然可以像两京武学的武学生一样参加武举考试。即使不在武举之年,也可以被武学推荐给地方的督抚,由督抚抽选人才调派到地方进行实习。如果他们确实是才能比较出众,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推荐,最后上报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四章 张孟诚的教学设想(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