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穿越重生>黄蒿之内>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胆的设想与意外

张孟诚对新部下的指导没有持续多久,作为此次出征最高指挥官的大哥,就带着大部队赶到了此地。

迎接风尘仆仆的精锐边军们,是张孟诚等人组织好的烤羊肉盛宴。

虽然大家已经能时不时的改善生活,但是通过一次成功的捣巢饱餐一顿,与军堡里那精打细算的配额干肉,自然不是一个层面的事情。

没有赶上战斗的其他人都有些遗憾,只是此次的出征并未到此结束。

了解到西路边墙外的达子实力,现在已经空虚到一个相当脆弱的地步。张孟金和蔡仲明两位手握强兵的实权武官,打算得寸进尺,向着北边的忻都城进发。

据周绍腾等人打探到的情报,这座古城现在也没剩下多少人在里面。事后的攻进城内的边军,在粉碎了敌人微不足道的抵抗后,再次斩杀和俘获了一百多名俘虏,同时解救出了部分被强迫为奴的大明百姓。

为什么要说部分呢?因为这座古城及周围的汉民们的数量还不少,加起来甚至也有过百人之多。

此处的汉人也不全都是被蒙古人掳掠过来的,有些是在大明身份尴尬如白莲教徒,有些是迫于沉重的赋税,就跑出了墙外在此选择投靠蒙古人。

相比于他们原来生活的环境,至少此处多费一些心思耕耘土地,他们还勉强能把日子过下去。

而蒙古人倒也没有太过难为他们,因为相比蒙古人十分低效的游农制,把这些归附的大明百姓转化为自己的佃农,能给蒙古人带来更多也更稳定的粮食产出。

而更让张孟诚意外的是,这些给蒙古人当佃农的百姓,也不都是就此一直待在此处而不再挪窝。

经过审问,其中一些人已经回到边墙以内,所以才没有在此处被官军俘获。

这些人按照春出冬归的方式,与此处的蒙古人和其他汉人伙聚盘居,组成的聚落犹如内地的村庄。

而聚集在一起的农民们,抓紧农时,多跟多种。采取广种薄收型的轮作制,让自己每年都有一定的粮食收获。而蒙古人也视这些为自己的重要产业,用武力保护不受其他部落的蒙古人侵袭。

这种形态现在看上去规模还比较小,组织也不是那么严密。但是在约百年前就有类似的情况,比较著名的就是嘉靖时期的板升。

不过那些春出冬归的大明百姓,就让张孟诚比较在意。因为这种像是雁行人的伙盘模式,恰巧有过了解的他一直以为是清代的陕北长城外才会有的。

看来什么事情都是有一些特例,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本应该敌对的大明农民和蒙古牧民,都会为了现实的利益进行妥协。

这种汉民在边墙外组织生产的模式,吸引了张孟诚的兴趣。

因为如果自己组织人,每年也按照春出冬归的方式,在边墙外组织生产。这样不仅能在这段农牧杂处的地带,建立起一个游离于大明政府系统之外的小势力,日常的运营在种粮和放牧中努力收获。

而且还能借助掌控这些力量,对蒙古人的入侵的戒备向边墙外扩充不少,这也有利于金鼎山这个他们根基老巢的生产运作。

听上去似乎有些异想天开,但是细细思考一下,也不是那么毫无操作性。

历史上的东汉开国名将之一,以马革裹尸的气概闻名后世的伏波将军马援,他就在朝廷掌控力不足的地带,带人干过这种一边种粮,一边放牧的半游牧营生,而且还得到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而现在不管是在明蒙之间,还是明金之间,其实都有一些类似的板升设置。虽然这些板升归属划分不清,但是确实扎也根生存下来了。

对于处在延绥西路的金鼎山一伙来说,有几个条件的存在,也让这个想法有一定的可行性。

首先,金鼎山及其亲密地盟友艾蒿巅,两者都有一支具有相当实力的武装力量。双方常备精兵加起来,总人数甚至超过了一千五百余人,而他们手下还有数量更多的屯丁,作为预备军事力量的他们也有一定的训练。

其次,本来此处是套虏的地盘,可是自从林丹汗西征以来,这里就因为征战不断,蒙古人的势力已经减弱了不少。而之前后金西征,林丹汗再次逃跑。现在这里已经有些成为了三不管的地带,只要策略合适,囊括下此地也并非不可能。

第三,即使未来林丹汗再次回来,已经威望和实力大减的他,也肯定无法将所有河套的蒙古人收拢起来。在这个情况下,与其便宜远在辽东的后金,不如主动把这些游离在外的力量,整合进金鼎山壮大自己。

另外,随着金鼎山周围的开垦,一些土地虽然还能分配给其他新加入山寨的人员。但是剩余土地的质量大都很糟糕,相比于边墙外这些水草丰茂的地带,还真的有些算是天壤之别。如果在张孟诚的细心耕耘下,没准产出会是金鼎山的数倍。

还有就是,金鼎山的大当家是靖边营的都司,艾蒿巅的蔡矮子又是宁塞营的守备。有这个关系在,边墙这道划分大明与蒙古势力范围的分界线,对于张孟诚这名两家都关系匪浅的人来说,阻碍自然会是小上了不少。

想到这里,张孟诚觉得有必要对这块区域的情报,作出更加细致的调查。所以他连忙赶向俘虏的所在,开始搜集起他感兴趣的信息。

……

“老三又在那里瞎忙活啥呢,总是在俘虏里盘问?”

张孟金看到自己三弟总是上蹿下跳忙个没停,有些想不明白的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胆的设想与意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