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寇若是向东攻打延安府城,再策应河曲的王嘉胤,那河曲地带的官军也要面对腹背受敌的困境。若是一着不慎,陕西和山西两省在河曲一带努力调集的一些堪战部队将会全部崩溃,到那时整个陕西东部将没有可以一战的部队。
这件事情如果发生,就会像当年辽东张承胤败给东虏一样,因为搭上了大半能野战的部队,延绥镇众多的军堡乃至整个延安府都有可能全部沦陷。陕西的流贼之乱会变得更加严峻,也变得更加难以收拾。
左想右想,杨鹤总是担心陕西的贼乱会成为第二个东虏问题。而且他又想起定边副总兵张应昌正好就是当年辽东总兵张承胤的儿子,这个不好的兆头让杨鹤心中发凉。(注三)
他不得不再想了想其他的可能性安慰自己,反倒是流贼如果向西攻入庆阳府,可能还是一个对于朝廷比较好接受的结局。因为这就代表延安府西部的流贼,与河曲的大贼王嘉胤联系的并不紧密。
而且也方便陕西西部的官军对他们进行清剿,只是调动部队需要时间。而且在陕西勤王军还没全部回来的现在,陕西西部剩余的官军也没有多少可以一战的军力,况且还有防御蒙古人的进袭。
流贼们虽然有一定的战斗力,但是他们并不是一个团结的很紧密的政治势力。只要能在他们初起之时多多算计,未必不能把他们直接招抚过来。即使招抚不能成功,也可以分化他们的内部势力。只要能够成功分化他们,那官军就能对他们各个击破。
但是这些都需要时间和钱粮,作为三边总督的杨鹤现在最缺的就是这些东西。如果没有这些,那他很难撑过这段艰难的时间。流贼也许会在这段时间里越来越强,野心也会越来越大,那时候他们开出的价钱就更加难以想象了。
杨鹤还在努力思索接下来的局势自己应该如何应对,这时又有属下向他传来了套虏袭击宁夏镇的报告,真是担心什么来什么。
杨鹤不由地感叹时局艰难,自己又无其他部队可调。看来只有选择抚策这条道路了,杨鹤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开始思考起如何才能尽快招抚这批悍勇的贼寇。
ps:注一:杜文焕办的这些事出自《怀陵流寇始终录》卷四,其实是由兵科魏呈润在二月甲戌(农历二月三十日)上奏的。而在《柴庵疏集》里,历史上吴甡弹劾杜文焕要在更后面。不过在吴甡的说法里,杨鹤之前确实也弹劾过杜文焕。所以这里设定李应期知道这些事情,也不是不可能。
注二:作为巡按御史的李应期确实有这个权利,吴甡是在之后代替了李应期。出自《绥寇纪略》卷一,在丛书集成初编版本的第五页。
注三:张应昌是明金战争初期被杀的辽东总兵张承胤的长子,他们父子的关系出处是康熙年间的《延绥镇志》。
至于张承胤的惨败引起的问题,是因为明军的防御一般都是分堡按区域驻防各地。本来辽东以前有六万人的野战部队,但是因为积弊已久,实际人数到七大恨时已经没有那么多士兵了,当时张承胤手下万余人应该也是各地战兵集结起来才有的。此战后金获得了九千匹马和七千副铠甲,差不错把当时辽东镇可以调动的野战部队一口气全灭了,所以才有初期后金的不断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