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烽火博物馆>98、会议室的争执

相比陶瓷鉴定的缓慢,林超可以用神速来形容。

“这四十三支枪都是汉阳造,内部已经朽坏,并没有保存的价值。从枪号来看,它们是投降鬼子的伪军所用。”

身边,一个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问道:

“林馆长,它们有没有可能被游击队缴获?”

短短两天的时间,林超的表现让他们大为叹服。

各种武器那是如数家珍,就算锈烂不堪的部件,只要被他看一眼,就能说出来历。

找资料对比以后,一点错谬都没有。

开头时的哪些轻视,如今早抛到九霄云外了。

林超笑着说道:

“这些枪支本来是铁口保安团的,在投靠鬼子以后,被编为华东自卫军第二旅,其后一直驻扎高河,”

“这里是交通咽喉,也是我华东先遣队进出华东的必经之路。仗着鬼子的势力,这些伪军多次与我八路军发生战斗,在当时有铁杆汉奸的称呼。”

“抗战结束,他们搭上军统的线。摇身一变成了忠义救国军华东第2支队,后来改编为华东交警第2支队,因为时间仓促他们没有换装美械。”

“解放战争期间,又加入国军第5快速纵队。对我华东解放区进行进攻,最终在汶城一带全军覆灭。”

那个工作人员愣住了,这些资料他甚至都没有听过。

但是。得知这些武器的用途后,他恶狠狠的说道:

“那就把它们送去回炉,我看了都觉得恶心。”

林超摇了摇头。

武器本没有对错,使用的人错了,它们就会落了个坏名声。

就在他蔚然叹息的时候,外面竟然吵嚷起来。

“这是宋代的器物,你看这个色彩,绝对的北方民窑口。”

“差之千里!这顶多是光绪的民窑品。你好好看看瓷片,上面的影子太浮?”

林超不禁好笑。

外头的老家伙又吵起来了。

如今,那些大件已经鉴定完毕,剩下的就是残片。

在外人眼里,这些东西大约等同于垃圾。

其实不然,名瓷的残片依旧价格可观。

有时候,甚至能拍出惊人的价格。

不过,鉴定这些残片很难。

昨天,甚至出现8名专家,6种结论的事情。

想来,今天还是为这个争吵吧!

“各位老前辈,先消消气,有话好好说。”

作为小字辈,林超的作用就是和稀泥。

有他做下台阶,这样的争吵很容易平息。

这时,一个专家板着脸说道:

“林馆长也是请来的专家,你也鉴定一下吧!”

桌上,横放着一块青色的瓷片。

在秋日的阳光中,它散发出淡绿的光芒,给人以恬静高雅的感觉。

林超扫了一眼,笑道:

“我才疏学浅,还是算了。”

就在他准备离开时,却被另一个老头气势汹汹的拦住。

“现在,专家组意见是分成两种,宋瓷、光绪瓷,你觉得是哪一种?”

“这……。”

林超迟疑了。

之前,严欣钰一再交代,让他不要介入瓷器的鉴定。

这倒不是出于阴暗心理,毕竟瓷器的学问太大了,加上仿制工艺一日千里。

就连老专家都有打眼的的时候,更别说他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

“对,必须给出意见!。”

又有一个专家站出来。

面前的可都是学霸级的人物,脾气那就没法形容了。

就算是省博物的领导,他们都没放在眼里。

只是来了一趟,就被撵出会议室。

理由相当的嚣张,“干扰鉴定工作!”

林超没有办法了,只能说道:

“这是元代窑口烧出来的,工艺和宋代的官窑有继承关系。”

“元代!”

几个专家相互看了一眼。

元代虽然以青花瓷闻名于世,但窑口里依旧会烧制大量的青瓷、白瓷。

如果不看整个物件,很难将宋元瓷区分出来。

那8个专家异口同声道:

“何以见得?”

林超说道:

“元代的青白瓷,不再作为宫廷贡瓷。主要是民用和出口,做工已经大不如前。桌上的瓷片,釉色还算周正。可瓷胎并不细腻,应该是赶工的作品。”

“从这点上看,确实和光绪瓷有几分相似。不过,晚清的烧窑技术已经得到发展。窑温远高于宋元瓷,釉彩的结晶密度也大为提升,看起来就有些贼光。”

老实说,这一块瓷片根本不值钱。

之所以吵成这样,完全是学术的讨论,和那种争斗截然不同。

那些专家赶紧走回瓷片旁边,又开始细细的观察。

半晌,才有人恍然大悟道:

“元代,瓷器出口的数量大增,为了加快生产,整体的品质确实下降不少。这一片瓷的胎质确实很差,让我以为它是光绪瓷了。”

另一个人也说道:

“我看它的颜色青中泛黄,又有细密的开片,从而认定它是北瓷。而忽略了瓷胎的情况,出丑啊!”

错判,在鉴定的过程中很常见。

尤其这样的残片,更容易走眼。

不过,按照规矩,这是要请客吃饭的。

早已来到一旁的严欣钰,笑着说道:

“您八位都别说了,从今天起每人负责一顿,怎么分自己商量着办。”

老家伙们哈哈一笑。

“亏了亏了,来这里出力还要贴饭钱。不过,这次有林小友指正,我也有所得啊!”

“对,按


状态提示:98、会议室的争执--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