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的历史很长,比大明历史要早的多,明初就不断的骚扰海疆,洪武末年时倭寇日渐炽盛,最后还是老朱命令汤和在沿海建设卫所巩固海防,方才遏制倭寇气焰。
到了朱棣当政时有郑和下西洋,明朝海军前所未有的强大,倭寇已经不足为患。可惜随着下西洋的停止和海防的废弛,以及禁海政策使得内外勾结,明朝中叶倭患愈演愈烈,这才成就戚爷爷的威名。
老朱“寸板不得下海”的禁海令,并不是因为他思想保守。在明朝立国之初,同样也设有市舶司,老朱也想从海里捞银子。
可是明初百废待兴,恢复农业生产才是国家的第一要务,加之商品经济薄弱,更没有强大的海军,明初的市舶司怕是没有给朝廷上缴多少的赋税。
聊胜于无,有银子总比没银子好,抠门的老朱绝不会因为市舶司交的钱少而禁海,禁海的最大的原因那就是倭寇。
为了抵御倭寇入侵老朱可是下了极大的本钱,将农民式的思维发展到了极处。为了不让别人到自家院子里面偷菜,老朱在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在万里海疆开始扎起了篱笆,几十个卫近百个所,布防二三十万的士卒。
这种方式是马度不能理解的,既然能下如此大的手笔,为什么就不能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呢?马度绝不能让老朱穿新鞋走老路,海洋那是马度给自己留的最后的去路,即使多付出一些代价,也绝不能因为倭寇堵死了。
于是一直在方山躲是非躲清闲的马度上朝了,说起来这是他除了元日朝会之外第一次上朝,这次他毫不犹豫的站道了武官的队伍,毕竟他还挂着一个神机营佥事的头衔,他请辞的奏折,老朱一直没有批。
武将十之八九都征战在外,队伍显得稀稀落落,打头的自然郑国公常遇春,他上不了战场朝会倒是从不落下。他上朝没什么正事,就怕老朱忘了他似得,老朱也经常给他一些鸡零狗碎的活干干。
在常遇春后面的是郧国公廖永安,马度依然记得他在牢中豪言壮语,可惜自平江归来寸功未立,北伐、西征都因为旧伤发作没能参加,即使连朝会都上也常常缺勤。
接着就是朱亮祖了,原本他率军支援西征,可因为犯了擅杀军校的老毛病被汤和打发回来,同样赋闲在家。见了马度一双虎目恨不得要把他吃了似得,即使他知道自己的儿子死在白莲教的手里,烧了他的府邸的是几个王爷,但是不妨碍他把愤恨归咎到马度的身上。
马度懒得理他,直接排到郭英的身后。郭英封了侯再却没有出征过,一直掌管着京畿卫戍,说到底老朱还是最信任自家亲戚。
郭英见了马度一脸的诧异,随后笑着打趣“马侯今天可不是元日,你别不是弄错日子了吧。”
“今天是三月二十,没弄错,我就是专门来参加朝会的。”
听见动静常遇春,回过头来待看见马度,揉了揉牛眼道:“莫非我还没睡醒还是你在梦游,你竟然来参加朝会了!”
廖永安也回头看了一眼,“真是见了鬼了。”
“京中四品以上都能参加朝会,我位列超品侯爵,为什么不能来参加朝会。”马度话刚说完就有一个巡视的御史过来斥道:“请马侯注意礼仪莫要聒噪,不然就别怪卑职的刀笔不留情面!”
老朱的规矩真是越来越大了,马度承认自己在队列中说话不对,不过常遇春也说话了,嗓门儿比马度还大,这小官儿明显的是在找软柿子捏,谁叫他是外戚。
外戚常常被打上嚣张跋扈、擅权不法的标签,弹劾外戚是御史的传统项目,一不小心就能露个头脸官升sān_jí,尤其是碰上马大脚这样的贤后,多半不会包庇外戚。
马度呵呵的冷笑,“刚才说话的又不只有我一人,还有郑国公、郧国公,最先引起话头的就是这位武定侯,你若真的刚正不阿就连带着他们一起弹劾,不然本侯就弹劾你玩忽职守尸位素餐。”
“哼!卑职定不让马侯失望!”那御史一甩袖子离开,话说的硬气估计没有这个胆子,敢弹劾常遇春,他儿子晚上就去烧那御史家的房子。
常遇春打趣道:“玄重今天脾气挺大嘛!”
“老虎不发威,什么阿猫阿狗的都敢蹬鼻子上脸!”
廖永安笑道:“这么威风,你又何必拉老夫下水。”
马度摇头道:“你自己说不下水的,回头有好事别怪我不想着你!”
郭英拿手戳戳马度,轻声道:“不要说话了该进殿了!”
接着就见殿前的站出来四个宫中侍卫,人人手持一条大鞭子凌空抽了起来,四道鞭声合为一声,在耳边犹如炸雷一般,一连响了三下,百官才开始依次进殿。
千万不要以为静鞭在是辫子朝特有的,在唐朝时就已经存在,之后历朝历代都有。金国初立时皇室粗野不通礼仪反倒是没有,后来才跟南宋朝廷学了这手。静鞭代表的不是野蛮而是文明,不过在老朱手里就不好说了,除了听响还能打人。
随着元生高声的呼喝,老朱龙行虎步的走进殿中,眼看着就要走到丹墀了,突然停了下来,也不顾礼节回头走了几步,看看低头垂手站着的马度,鼻子里面哼了一声,“真是见了鬼了,”,然后重新的上了丹墀。
百官口呼万岁叩拜见礼,直到老朱道了句“平身”,一众官员这才呼啦啦起身。马度手持笏板出班而立,一本正经的道:“微臣有本启奏吾皇陛下!”
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