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穿越重生>自古红楼出才子>第1367章 看了眼下面决定努力学习的童贯(第三更)

第1367章

虽然李乾顺与那嵬名阿吴演了一出好戏,暂时性的解除了西夏因为仁多宗保的背叛而会引发的动荡。

但是,在所有人都回过了神来之后,似乎又觉得这里边是不是有其他的问题,重要的是,从那新盐州城这片贸易集散地往来的那些西夏商人口中传回来的消息,似乎与那大夏朝庭所宣传的不在一样。

据传,西夏国主李乾顺是一位丝毫不顾忌民生的君王,一心只想要跟宋国作战,想要夺回失去的六州之地。

但是,却又在得见了宋国赫赫兵威之后,吓得秒怂,不得已,只能哭求仁多宗保这位西夏的国之柱石。

而耐不住国主如此低声下气,同时,仁多宗保也决意为了大夏国,所以,以中书令之身份,亲自出使宋国。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嫉贤妒能的西夏国主,生恐西夏朝野知晓他如此贪生怕死,于是便找来了那嵬名阿吴商议。

决定等那仁多宗保与宋国议和之后,就将畏宋惧宋的罪名全推到其身上,到时候,正好可以顺理成章的将其拿下,把兵权完全交给同属于皇族出身的嵬名阿吴。

所以,当那些不满西夏国主这种刻薄寡恩,恩将仇报的举动的大夏义士,便将这个消息禀报了仁多宗保。

但是,身为大夏第一名将的仁多宗保并没有相信这个消息,而是继续为了大夏与宋国之间的和平在呕心泣血,最终换来了宋国那凶名赫赫的西军名将折可适从耀德城下撤军的成果。

但问题是这样的成果,并不能够换来国主李乾顺的感激,甚至还在暗中让那嵬名阿吴监视仁多宗保的府邸,又让人去盯住了仁多氏族的放牧之地,并且还将那原本应该率领擒生军的仁多显宗留在了啅啰和南军司的盖朱城以方便监视。

并且还数次遣信使,对仁多宗保的谈判速度十分不满,严辞训斥,这样的苛刻态度,

西夏国主不讲半点信用,甚至是毫无礼义廉耻的各种阴损举动,终于激怒了仁多宗保,最终,悲愤的仁多宗保最终归降了大宋。

唔……至于那仁多氏一族得以一族遁逃入宋境,而那结讹氏母子又如何逃出兴庆府,那仁多显宗为何与宋国勾结,夺取啅啰和南军司,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对于这样不尽不实,似是而非的流言,着实把那李乾顺给气的又差点再一次吐血抽风。严令嵬名阿吴严查流言源头,一面派了使节与宋国交涉。

可问题是,宋国在陕西北路的官员却懒洋洋的告诉西夏使节,无风不起浪,这样的事情真假,姑且不论真假。

但是我大宋是开放的大宋,包容的大宋,这样的流言,又未损及我大宋半分,我大宋为啥要管?有本事,你把那些传流言的西夏商人全给宰了,当然,必须等那些家伙全都回到西夏境内再宰,别脏了我大宋那肥美的草场和盐池。

对于宋国官员这种无耻的推卸责任的态度,气得李乾顺这位西夏国主真是死去活来却又无可奈何。

而宋国现如今距离西夏实在太近,重要的是,如今的西夏,在失去了大半的疆域之地,如果不与宋国贸易,以西夏那半游牧半农耕的生产生活方式,根本就没办法养活那么多的子民。

所以,李乾顺所能够做的,只能是再三的对宋庭的方向比划中指,早中晚每天三次。

而这样的流言所伤害到的,可不仅仅只是李乾顺这位西夏国主的威望,同时也让不少的西夏官员和那些部族首领们心惊胆颤,毕竟李乾顺这位国主过去的手段,他们可是深深地领教过的。

而那党项的大族的族长们,虽然仍旧向李乾顺表达了他们效忠的态度,但是都已然各怀心思。

而有了那仁多宗保所提供的那些名单,哪怕是十名西夏重臣里边,只有一两个愿意与宋人结交,可对于大宋而言,这绝对是一个极大的突破。

这已经证明了,现如今的西夏,已然不再似过去那般铁板一块。

#####

北方的天空,显得那样的明媚与空旷,特别是在辽阔到无边无际的大海之上,当你昂起了脑袋,仰望向天穹时,似乎就连灵魂都得到了净化。

只是,这对于童贯而言,实在是没有多大的意思,拍打着那船舷,看着船头迎风破浪,感受到了天之阔,海之大的童贯真的很庆幸,当初的自己,真是来对了。

那位双料状元王大人在去岁就跟端王赵佶交人手,说是需要既信得过,又有能力,而且还必须要忠心耿耿的得力人手前往海上。

当时听闻这个消息之时,自己的主子把目光第一时间落在了那目前一直掌管着印书馆的梁师成身上。

不过,王洋这位能够左右端王赵佶意见的老司机却否决了这个人选,反而认为,自己才是最适合的人选。

那个时候,童贯得到了主子的吩咐,准备前往胶南港大展拳脚时,恨不得去跪舔王大人一番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可是,等真的到了胶南港之后,迎着那凛冽的海风,感受着了大海那暴怒无常的脾气,享受着那永远都在摇摆地海船的颠簸感后,那一刻,童贯真有一种恨不得跑回东京汴梁,哭求主子赵佶收回成命的冲动。

可是,童贯很清楚,真要那么干了的话,不仅仅是会让主子觉得自己没用处,缺担当,同时,也会惹恼那位举荐自己的王大官人。

所以,童贯最终还是以极大的毅力坚持了下来,并且,每一天,都沉浸在了学习中,


状态提示:第1367章 看了眼下面决定努力学习的童贯(第三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