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薄姬对于窦太后是有提携之恩的,毕竟没有她的一锤定音,窦太后不一定能有今天的地位。
这老人喜欢念旧,更喜欢回首过去,想一想那些青葱岁月,晁补之这句话正好说道了窦太后的心头上。
而且窦太后也到了耄耋之年,距离进入坟墓也没几天了,薄姬对人如此仁善,当年她在文帝时对楚王刘戊也不错,好几次替他说情。
然而薄姬刚死,楚王刘戊就敢违抗禁令,不顾人伦道德,简直是不当人子。
最主要的人一老,更喜欢的就是瞎琢磨,这刘戊是被人举报的,所以被抓,那还有多少暗地的人也是如同刘戊一般。
假使窦太后自己病死了,这些诸侯王们恐怕也会如同对待薄姬一般对待自己,平民之家尚且知晓守孝,怎么天家贵胄就不知晓了?
这就是土皇帝当惯了,只知道称孤道寡,无法无天,忘记了人之本性。
想到这些,窦太后脸色铁青的说道:“刘戊大逆不道,当诛。”
此时景帝刚好赶到这里,看到晁补之完好无损的站在那里不由得松了一口气,然后他就听到窦太后怒气冲冲的话,不由得一愣,不知道为什么刘戊又惹到自己的亲娘了。
此时黄生等人急忙向景帝行礼,听到这些声音,窦太后有些不悦的说道:“是皇帝来了吗?”
“母后,正是儿臣。”景帝故作不知的说道:“不知何事惹得母后生气?”
窦太后语气严肃的问道:“老身问你,楚王刘戊之事,你是如何处理的?”
景帝闻言有些作难的说道:“母后,您有所不知,刘戊毕竟身为楚王,又是皇室宗亲,孩儿怎能不念血脉亲情?”
听到景帝有些和稀泥的话语,窦太后有些不满的说道:“那你想怎么办?”
“孩儿意削其东海郡,缩小其封地,母后以为如何?”景帝希冀的问道。
“不如何。”窦太后怒道:“大臣们都是怎么说的?”
景帝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陶丞相,晁大夫等人认为楚王在服丧期间有奸·情,按例当除国,楚王身为诸侯,竟然敢以身试法,当罪加一等,用以警示天下人,需···需狱中赐死,最不济也要终生监禁。”
听到这些话,窦太后脸色终于不再那么难堪,微微的点了点头,说道:“这些都是老成谋国之言,皇帝你要多听听啊!”
景帝一脸苦色,难道你以为他不想处死楚王刘戊吗?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他不敢,这个皇帝当的憋屈啊!
见景帝不说话,窦太后奇道:“怎么?皇帝,你为何不照办?难道老身说的不对?”
景帝咬着牙说道:“母后,您说的对,孩儿····孩儿这就让人拟旨。”
窦太后刚要说“好”,突然一个浑厚的男声说道:“陛下,臣以为不可。”
“怎么就不可了?”窦太后把“好”字咽下去,怒声说道。
景帝视之,正是晁补之,急忙向他使眼色,让他不要插嘴,以防引火烧身。
反观晁补之仿佛没看见景帝的暗示似得,自顾自的说道:“启禀太后,陛下,臣以为陛下早就有削藩之意,今楚王刘戊确实有错,但不应用圣旨和律法将其赐死。”
“哦?为何?”景帝问道,窦太后也没说话就这么静静的听着。
“按律除国,圣旨赐死楚王,但诸侯王不会这么想,因为他们会感觉这是陛下要动手的先兆。”晁补之说道。
黄生插嘴说道:“可楚王确实是犯了法,他们堵不住天下人之口的。”
“哈哈,黄生你可真是太天真了,难不成读《老子》都读傻了?”晁补之笑骂道:“那些诸侯王们会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黄生虽然被骂,但是十分的开心,因为他的目的达到了,果然听到贬低《老子》的话语,景帝脸色一变,谁不知道窦太后一直以来都推崇黄老之道,对于《老子》更是奉若神明,如同金科玉律一般。
要知道后来景帝死后,刘彻登基,他十分崇尚儒家的学说(主要是方便愚民,其实刘彻行的外儒内法),就通过贤良方正的科目招纳贤士。
赵绾、王臧等人靠文章博学而做官,达到公卿的高位。
他们想要建议天子按古制在城南建立宣明政教的明堂,作为朝会诸侯的地方。
??他们所草拟的天子出巡、封禅和改换历法服色制度的计划尚未完成,正赶上窦太后还在推崇信奉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不喜欢儒术,于是派人私下里察访赵绾等人所干的非法谋利之类的事情,传讯审查赵绾、王臧,赵绾、王臧自杀,??他们所建议兴办的那些事情也就废止了。
为了一个学术的争端,窦太后就能杀了两位位列公卿的高官,所以晁补之在她的面前敢诽谤《老子》,下场恐怕有些惨!
于是窦太后冷笑一声说道:“晁郎中以为《老子》是什么书?”
晁补之心中一凛,看了一眼脸有喜色的黄生,心中颇有些好笑,他的手段也太卑劣了些,不过还是说道:“太后,臣以为《老子》一书以辩证意义之上的‘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称之为万书之尊、万经之王也不为过。”
要知道历史之上辕固生和黄生争论赢了之后,窦太后也曾问过他这个问题。
当时辕固生说:“这不过是普通人的言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