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仙侠修真>民国之山寨英雄>第一七零章 儒墨辩鬼

日本学者还不算是最惨的,最惨的算是那些西方学者,中国人对这些终级辩论的学术问题辩论了几千年,就算是拾古人牙慧,也足够这些西方学者喝上一壶的,而墨家的学术价值观一出来更是惊的西方学者直跳脚。本来西方人还想用他们的科技成就压上中国人一头,没想到墨家手捧一本墨经,这本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于科学启蒙的著作,就把西方科学界称之为圣经的几何原本比了个体无完肤。这还不算完,墨家的诡辩之术不下于儒家,一个白马非马的诡辩把西方逻辑学的学者们考得头晕脑涨!不管怎么说这种思想上碰撞出来的火花,是积极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

骊山学宫这座还没开始建设,就已经声名国际,被西方人称之为中国皇家科学院。做为骊山学宫的创建者,百家争鸣的发起者,李长庚也经常带着妻儿来到骊山脚下的那片草庐群中听道学经,今天主讲的现任墨家的传人童知寒,他讲的内容便是墨经中明鬼一篇。

是故子墨子曰:“尝若鬼神之能赏贤如罚暴也,盖本施之国家,施之万民,实所以治国家、利万民之道也。”若以为不然,是以吏治官府之不洁廉,男女之为无别者,鬼神见之;民之为淫暴寇乱盗贼,以兵刃、毒药、水火,退无罪人乎道路,夺人车马、衣裘以自利者,有鬼神见之。是以吏治官府不敢不洁廉,见善不敢不赏,见暴不敢不罪。民之为淫暴寇乱盗贼,以兵刃、毒药、水火,退无罪人乎道路,夺车马、衣裘以自利者,由此止,是以莫放幽间,拟乎鬼神之明显。明有一人畏上诛罚,是以天下治。

李长庚想了想便明白这段话的意思,简单说来就是人不可以无畏,人若无畏,便没的道德的底线,做事情毫无顾及,官员们可以肆无忌惮地贪污。赏罚不公。老百姓也会**、劫路、偷窃。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明鬼就是要上人知道畏惧,有鬼神底线的约束,而不敢胡作非为,如此国家就容易治理了。

对于这一点李长庚到是深有体会,后世中国信仰唯物主义。不信鬼神,人民只享今生不修来世,行事无所顾及,一切向钱看,笑贫不笑娼,社会道德冷漠得另人发指,做件好事都要提心跳胆。想扶个摔倒在地的人,都要先用手机拍照。问题出在哪,一是没有了儒家道德准则上的约束,二是人们对鬼神失去了敬畏之心。治理一个国家不能什么事都有法可依,真要是那样的话,社会就不停的立法,越立法就要越细分,一旦法律产生矛盾。就会变成作法自傅。法律总是会有漏洞的,法律有一个基本的先天缺陷那就是公平,法律是为了公平而出现的,可绝对公平的法律却是不可能出现的。

就拿杀人者偿命这个辩题,杀人者该不该尝命,法律说杀人者偿命,欠债者还钱天经地义。可是杀人者也是人,他杀了人之后,法律判处他死刑,那么法律的执行者杀掉了杀人犯。算不算杀人,他需不需要尝命?看来宗教一事也要提上日程,而中国本土的道教是十分合适的,因为中国的道教不但是多神教,而且中国的道教也没有什么大反派。在这一点上世界几大宗教都是比不了的。

其它的几大宗教就不多说了,单来说一下中国的佛教,墨家的思想和佛家的思想看似有许多相通之处,但佛家是有魔的。就拿西游记来评说一下,孙悟空杀了几个人,被唐僧各种收拾。可当孙悟空杀了一窝又一窝妖魔鬼怪,唐僧却乐得直拍巴掌。这可违背了佛教宣扬众生平等的原则。看似温和的佛教,实际上他信徒的浅意识里会将他们的敌人想像成魔,杀人是不对的,但斩妖除魔就是功德,就是好的!由此可见这佛家也不是什么真的良善之辈。

实际上对比一下佛道兴起的朝代,就能一目了然,道教兴盛于汉、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唐、宋、明。而佛教兴盛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后唐、元、清。也就是说在汉人统治中国的时候,多数是弘扬道教的。而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更加推崇佛教,纠其原因却也不难理解,一是少数民族控制中原的手段就是希望汉人们没有血性,而汉民族在自己本族人建立朝代时则多推崇道教,纠其原因,一方面是本土宗教,二方面原因是汉民族治国时,更注重民族的修养生息。

汉、唐立国之初都是遭逢大变,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的的破坏。道教提倡的无为而治,更适合恢愎国家元气。还有一点那就是道教的文化包容性远强于佛教,虽然也不鼓励工商,但也不会过份压制。这才有了强汉、盛唐、富宋!在看佛教站主导地位时期的国家统治,不是闭关锁国,就是对老百姓进行血腥的镇压。

李长良听着墨家的传人讲经,却在思虑佛道两个宗教。如今国家初定,也到了考虑宗教问题的时候。看来自己得把道教的地位往起提一提了。自已这个李姓怎么着也和道家的太上玄元皇帝老子沾了点亲戚关系,不帮道教帮谁来着。还有一点那就是道家对儒、墨、阴阳、易家包容的态度,或者说是先有了道而后有了儒、墨、阴阳、五行、周易等家。百家争鸣显学上是儒墨登场,但总领百家的还得是道家思想,能够真正代表中国人思想哲学观念的也只有道家。

只是现在骊山脚下虽然热闹,但道家也好道教也是,都没来什么叫的响的人物。即然不来那就得自己点将了,东北道教领袖奉天太清宫的葛月潭道长和自


状态提示:第一七零章 儒墨辩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