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赵昺赶到工程院的试验场时,东正在细细地审视着手中的枪。这真的是一支宋版的燧枪。
由火铳到又被称之为鸟铳的火绳枪,其实已经是火器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鸟铳与原始的火铳相比,它的口径要小了许多,身管也更长,所以在射程上远大于火铳。
如果再能加个枪托,让射击者在射时能够获得更多的稳定性,射击的精度同样会随之提高。
不过火绳枪的射准备过程太复杂了,不利于宋军在战场上形成火力的连续性。所以,东的目标始终是早期火器的最高水准、燧枪。
这就是宋军直到现在,只有陈吊眼的属下装备了火器的真正原因。
燧枪是在鸟铳的基础上,通过燧石来点燃射火药,不像早期的鸟铳还需要引火绳,这就简化了射的准备过程,缩短了两次射间隔的时间。但与此相应的是,它于制作上的要求也变得更高。
以宋代的技术水准造出燧枪,难度确实不小。可东认为,从技术的层面看,宋代和明代于技术水准上,并不存在明显的、不可跨越的代差,所以从理论上讲,明代能够造出来的东西,宋代同样也能造出来。
东知道自己并不精通制造,而且很多东西顶多就是知道个大概。可他也认为,在这件事情上,自己可以引导,让过程少些弯路。
因为从另一个时空中、火枪在这个东亚之地的早期展轨迹来看,它先是在宋末开始出现火铳的雏形,并于元代定型,然后是明初的大量生产,再是明朝中期的鸟铳,明末的燧枪。
所以东觉得,只要自己在这个展的过程中,能引导众人快跨过火铳这个环节,把大量的人力、时间等资源直接投入到后面的阶段,就能够加这个进程。
他更相信,只要把合理的要求提出来,且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再能够提供一些必要的扶持,甚至是给予点思路,凭着这块土地上人们的智慧,有些事情不是不能做到。
毕竟就像后世有人曾说的:是需求,才促使了人类在技术上的进步。
也正是出于这个目的,当初他才给众人泼冷水,因为他需要的不是停滞,而是更进一步。
事实上,宋代的军械生产水平原本就很高,各种军械加在一起每年上千万的产量,让处于这个时代的人都叹为观止。这种情况反映到具体的个人身上,则是工匠们的技能水平同样让人不得不佩服。
故此,有某人的这只“黑手”在暗中操控,再加上工匠们的努力,兵部的大力支持,以及对相关个人的激励措施,宋版的燧枪于此时面世,自然也不是什么太大的意外。
当下,看着手里的燧枪,东的心情真的是大爽。在忍不住之下,他于众人的面前就端起了枪,摆出了一个射击的姿态。
兄弟我当年在学校里军训的时,还是摸过枪滴。
这家伙仍在秀造型,边上陪着的茅湘已经开口:“陛下,卫王殿下来了。”
望着兴冲冲的赵昺,众人均躬身行礼:“殿下。”
东则转过身来,对着赵昺露出了一个笑容:“昺弟,你是否也来玩一把?”
赵昺顿时喜上眉梢:“多谢大哥。”
好么,所谓的军国大事、国之重器,到了这兄弟俩这里,也就是玩一把。也无怪边上的众人里面已经有人在暗中撇了撇嘴。
拿过了枪的赵昺,连续试射了三次。东问道:“如何?”
赵昺垂,稍微想了一下,然后抬头:“依臣弟所见,至少当可节省三成以上的时间。此后必将成为军中的利器。”
东脸上的笑意更浓了。还是咱的昺弟好,就是会说话,三言两语就把这件事的意义给讲明了。
……
皇宫。
面带微笑的吉安亲自给官家和卫王殿下奉上了两盏茶,然后退到了殿外。这是两个他看着长大的小子,他知道,在他们之间,此时一定会有很多话要说。
不过以他如今的本事,即使是到了外面,他也不难听到那两个小子的说话。
吉安把其它人都赶到了远处,只留下自己坐在外面的椅子上,接着喝了一口茶水。
他其实最清楚,卫王殿下实际上今年才虚龄二十三,原本并没有到服兵役的年龄,但无论是太后、还是官家他自己,均没能招架住他一再的软磨硬泡,只好“开恩”放他从了军,让他到了陈吊眼军中。
太后对此考虑的是“亲”和“近”,毕竟那个陈大胆就在广南,而且还是外戚,卫王殿下在他那里,可以得到更好的照应。至于官家,他心里面对此事是怎样想的,就不用多费心思了,谁知道哪个狡诈之徒会不会还有其它的想法?
嗯,也就一年的时间,虽然卫王殿下的肤色更黑了,可身板也愈加厚实,已经不像以前,自有一番自己的气度。
屋子里传来了一阵带有笑意的声音:“昺弟,朕听说你刚到陈吊眼那里,就闹着进骑军。母后为此可是有点生气的。”
“哪能呢。这一定是陈吊眼这个家伙告的状。”
吉安的脑海里已经浮现出赵昺赫然的神情。
纵马驰骋,是古时多少从军之人都抱有的梦想,卫王殿下也不例外。话说回来,不能快意疆场,也真没什么意思。
“哈,朕看军报上说了,灵璧之战,你阵斩十级,不容易啊。”
“大哥谬赞了,臣弟那有些取巧。”
“哦?”
“灵璧一战,鞑子的骑兵还没有冲到阵前,就已经崩溃,陈吊眼军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