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英雄无敌魔法门之众星传说>第二十四章 节 不死之秘术

第二十四章节不死之秘术

其实国家的命运,并非单由一个人的意识所能左右,即便是所谓英雄人物,也未必能按自己的意愿去开拓命运。只不过应当时环境所需,而去顺应历史的大势必然而已。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最大限度的成功传奇,这就是英雄人物给人类历史留下的最宝贵遗产。

贤臣良将,若明珠暗投,所托非人,则悔之晚矣。

正如王安石所唱: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

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

而类似韩信被刘邦和吕后害死的,还有名将韩越。他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西汉建立后封为梁王。

刘邦也以叛乱之名抓了韩越,之后赦免了他;接着吕后又派人以叛乱之名抓了韩越,然后处死,灭其家族,封国亦被废除。

彭越是世界战争史上第一个正规使用游击战战术的军事家,可以说是游击战的始祖。后来朱德提出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深得其精髓,亦得到熟读史书的**高度赞扬,也成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军事谋略与指挥才能,彭越不如韩信,但lùn_gōng绩,他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楚汉战争中,正是由于他率部在楚军的后方开展游击战,打击楚国的补给,用敌进我退,敌退我追的战术,使项羽两面作战疲于应付,使楚军的粮食装备得不到补给,也给了汉军不被项羽歼灭的机会。楚汉战争正是因项羽未选关中而定彭城,没有巩固的根据地,才在刘邦的正面防御、韩信的千里包抄、彭越的后方游击合力基础上,才在垓下之战中有机会歼灭项羽麾下的疲惫之师,取得最终胜利。

彭城一马平川,无险可依,易攻难守。刘邦此前就轻松拿下了彭城,比二战时希特勒打到莫斯科外围都更进了一步,相当于已经占领了莫斯科,但是最后还是像德国人被苏联人赶出领土一样,被项羽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不同的是,苏联的首都莫斯科,德国人打了很久,最终还是打不下来,苏联人最终在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最重要一战)反败为胜;而楚国的首都彭城,刘邦却很快了打下来,之后又很快失去。

与苏德二战不同的是,最终楚汉战争却是刘邦得胜,这和项羽不听劝坚持定都彭城有很大关系。

而与项羽充分发挥骑兵的优势类似,德军在二战前发现一本书叫《未来的陆军》,讲述如何以机械化部队进行机动作战。德军据此建立了庞大的装甲军团,仅仅用了6个星期就利用机械化优势打败了法国,可笑的是,这本书的作者居然就是后来的法国总统戴高乐。

而刘邦也是吃了骑兵的亏,后来大力发展机动骑兵,最终反以骑兵灌婴之师将项羽击溃。

西方人多以为德国二战时的将领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出色的,因为他们偶尔可以打出以少胜多来。其实这是很可笑的,如果看了中国古代战争史,就明白现代战争根本别提什么以少胜多,比如:

项羽彭城破诸侯:三万对五十六万。

韩信破赵之战:一万二千对二十万。

昆明大捷,光武帝刘秀仅以3000人打败了王莽40多万人!

张辽合淝大战:八百对十万。

淝水之战:八万对一百一十二万。

。。。

若读《梁书》,人们会再次被一位天才一剑惊阕:他一辈子打了上百仗,几乎全部都是在一比数十甚至上百的比例下打的。

他就是南北朝时的梁国陈庆之。

陈庆之,字子云,年少时就开始跟随梁武帝萧衍,从身份上来说应该是属于书僮一类。萧衍喜欢下棋,每次下总是不忍释手,而且通宵达旦地不睡觉,几近痴迷。其它的侍从或者陪练什么的早就耐不住睡了,只有陈庆之招之即来,从而使得萧衍免去了一个人打谱的无聊,于是萧衍对他的这位少年侍从也就格外赏识。

而在田中方树的《奔流》一书中,则有更为精彩的描述,说陈庆之在棋局上有着一眼即能看穿对方破绽或疏漏的天赋,这在史书上是无从考证的,不过作为其神秘莫测的军事才能的一种解释,倒也是让人很乐于接受的。

田中方树承认,其《银河英雄传》的原身,并非汉尼拨,而是以白袍陈庆之为原型塑造的。

史书上记载,陈首战对丘大千,两千对两万,这是常人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过对于陈庆之来说,这只不过是他一生中诸多以少胜多的战例中的一次练兵罢了。

陈庆之44岁时,成就了古往今来最牛全胜的伟业---七千白衣骑士突袭洛阳。

《梁史》记载,从铚县出发到达洛阳,十四个月内攻陷三十二座城池,大小四十七战,奇迹般的全部获得胜利,并且在三日内陷落要塞虎牢关,进入洛阳,他那只仅仅七千人的“白袍队”几乎还没有损伤,这是自东晋以来任何发动北伐的人都无法创造的伟业!

《梁史》给予他的评价是“所向无前”四个字。而**在批阅二十五史时,看到这一段,写下这么一行字“读来令人神往”,可见评价之高。

**晚年读《南史?陈庆之列传》曾“热血沸腾,掷书而起”。

公元529年,北魏国内变乱,有实力的萧宝寅、葛荣、尔朱荣等纷纷割据,没实力的如北海王元颢,就只有像春秋时那样自托他国,借助他国力量


状态提示:第二十四章 节 不死之秘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