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王者降临>第二百四十七章 江表虎臣

甘宁,江表十二虎臣里,唯一的一个降将,还挤身第八位。足见他的厉害之处。孙权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可敌矣;吕蒙甘宁下未定,斗将难得。

李利此时,随着地盘的扩大,已经感觉到了自己麾下人才的紧缺。不管是治理一方的文官还是带兵冲阵的武将,他都缺得很。有人背靠朝廷,你还会缺少人才?

朝廷里的俊彦是多,可那些人要么已经身居高位,要么压根就不屑理会李利。像朝廷里能带兵的,朱儁、皇甫嵩、马腾、张济、段膦董承等等,这些人会理会李利吗?就连他们的子侄,都不愿意送到李利麾下。还有三公九卿的子弟们,杨修不是人才吗?赵谦家没有子侄吗?韦家、张家的的子弟,虽然对李利印象颇好,但宁可窝在家里研究书法,也不愿出仕并州。或许这些人将来会逐渐改变,但李利却没有耐心慢慢等待。如此一来,李利的目光,只好投向别处。放眼下,关东诸侯那里,李利的手还伸不了那么长,而基本上,一些人才的去向,也都初步成型了。

李利没法在袁绍、曹操、刘备等人那里挖掘、招募人才。江东那里就更不用,以孙策的性格,江东那里都是死心塌地跟着他的铁杆。既然这样,李利也只能打一打益州和荆州的主意了。

荆州稍远,而且刘表现在满腹雄心,踌躇满志,不太好招惹。却是益州的刘焉,与自己家向来有怨不,比起其他诸侯来,却也好对付得多。刚好听闻刘表想在益州搞事,李利岂有放过的道理?于是也就忙忙跟着插了一腿。

李利记不清甘宁是什么时候投奔刘表的。但无疑,甘宁出奔益州,逃到荆州,却肯定跟刘表在益州搞事脱离不了关系。这么一员虎将,去了刘表那里却又不得重用,最后跑到江东孙权那里去了。在刘表麾下蹉跎了好几年,实在是可惜了。这样的话,还不如把甘宁抢到自己这边来呢。

李利是暗暗打定主意,只要刘表还在益州搞事,那么自己就一定要奉陪到底,直到把甘宁诱到关中来为止。

李利没有猜错,刘表这一次,下足了力气,于是益州各大豪强联合起来,又服了沈弥、甘宁、娄发等将校,一起举事,以反抗刘焉,欲为任岐、贾龙等人报仇雪恨。

大旗一举,立时之间,众皆聚集。当初刘与收杀王咸、李权等十余家豪强的后果,这会立时显露无疑。诸郡纷纷竖起了反叛大旗搅动风云。

刘焉自绵竹大火之后,就把治所迁到了成都,此时他病刚刚好,尚未视事。长子刘范听得诸郡反,连忙隔绝消息,深怕刘焉听了怒火攻心,伤及身体。

刘范和刘诞都是有本事的人。比起刘瑁和刘璋两个弟弟却是要强多了。听得广汉、巴郡皆反,于是忙召庞羲、赵韪等人议事。庞羲是刘家的世交,与刘范兄弟俩一起入蜀;赵韪是前任太仓令,追随刘焉一起入蜀的老臣。

这两人,却是刘焉集团中的东州领袖。刘范迎了两人入座便道:“如今两郡皆叛,四处乱起,两位可有良策以教我?”

赵韪便道:“那些叛逆,真是不知死活。大公子勿忧,我这便点齐东州兵马,前往平叛。”

庞羲沉吟一会便道:“此番叛逆乃是州中豪强,其势甚大,恐东州兵独力难当,依我之间,莫如遣人送金银至羌部,引青羌兵马前来相助。如此,叛军翻掌可定也。”

赵韪闻言眼睛一亮,亦道:“巴郡板循蛮,亦可为我所用。”

句实在的,刘焉到了益州,他在益州的统治根本就没有得到本地豪强的倾心支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杀鸡儆猴,收益州豪强十余家而杀之,意欲立威竖信了。而这么一干,当初真心拥护他的本地实力派贾龙、任岐等人也反了。当初刘焉平定贾龙、任岐的叛乱,主要靠的就是青羌兵。当时东州兵的战斗力还没有成型,刘焉也只能依靠外力了。

千万不要怀疑羌饶战斗力,如果他们不强,又怎么可能在凉州与汉人打了百十年。羌人重利轻义,唯利是图,只要财物给的足够,他们毫不介意出兵相助,你要打谁他们就打谁。至于板循蛮,却是比羌人要好上一些。板循蛮与汉人之间的盟誓已经持续数百年了。他们是古巴人之后,以虎为图腾。当年为秦王射白虎而获赏赐,又与秦吏约好:“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钟。”到了汉朝,亦如前朝故事。于是汉、蛮相安无事。

因板循蛮族中多出勇士,汉朝甚至经常征发板循蛮给自己打仗。后来在汉桓帝年间,宦官乱政,政治败坏,巴蜀之地对板循压迫日甚,于是板循蛮一怒之下,揭竿而起,寇乱三郡。震动朝廷,幸得当时的蜀郡太守曹谦招抚有方,这才把板循之乱给平息下去。刘焉来了益州,目标放在益州的那些豪强大户身上,对于蛮人,却是结以恩义,安抚为主。

是以赵韪这才,也可以招板循蛮兵前来助战。

刘范与刘诞互视一眼,就迅速下了决定:“如此,便请二公尽力施为,府库所藏,尽可取之为用。”

刘范这边安排得妥妥当当之时,叛军之间也起了争执。益州豪强们只想着让兵马快点进成都,然后好捉拿刘氏父子,以解心头之恨。而甘宁等将领却是想着先分兵攻打葭萌关和白水关,守好后路。不然,若蜀郡战事不利,他们也能够从容而退,而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益州豪强们就觉得简直是搞笑,现在他们大旗一竖,益州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七章 江表虎臣--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