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名位已定,凉州军中的大封赏随即也开始了。
李蒙、王方、杨定、杨奉等人,都因为有功而摇身一变,成为了杂号将军。在汉朝来说,到了校尉、都尉,其实就已经算是中高级武官了。天下太平无事的时候,中郎将就已经基本上算是武将的巅峰了。
汉朝的高级武职,从上到下排列是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将军。到了东汉,又有四征四镇将军,接下来才是各种杂号将军。
前、后、左、右四将军和杂号将军并不常设,只是打仗的时候才有。战争结束这些将军们也会随之而罢。而卫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大将军等这些常设的职位那得是非常牛逼(外戚)才能够担任的了。看看两汉史,在东汉时担任这种职位的人,外戚基本上占了大多数。而大将军与三公一并开府,史书上合称四府。
李利年纪轻,资历浅,但反攻长安是他出的主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说他是凉州军的大救星毫不为过。又是李傕扶持的接班人。所以他也被封为扬武将军,成为杂号将军中的一员。至于张绣、徐晃以及李傕的其他几个亲戚,都顺利晋升为中郎将。
他们这些人晋升完了,下面的人也跟着沾光。够晋升条件的就晋升,不够的就发赏钱。总之,皆大欢喜。
朝廷对于凉州军的动作,保持了默然。对于凉州诸将的所请,无所不准。但暗底里的激流,却还是让李利都敏锐的感觉到了。
这长安城,分明是个火药桶。朝廷虽无武力,但这么多才智高绝之士在里面,这些老狐狸们不想着办法搞事情,怎么可能。
李利终究还是不能独立自主,他一大堆建议,也得要他顶头上司、叔父李傕听得进去才行。
名义上,李利是李傕培养的接班人。但李傕不比张济膝下无子,李傕有儿有女,只是他的儿子还年幼,没有成长起来罢了。所以李利自然也比不上张绣。张绣那是真正的张济接班人,而李利则是李傕为防万一所留的后手罢了。李傕在军中的兄弟子侄一大把,他自然也不会怕李利尾大不掉,以后会对他的儿子不利。
李利想着长安城是非之地,不能久留。于是向叔父李傕自请出镇地方。李傕倒是没有阻拦,左冯翊、右扶风空缺出来了,自然得优先着自家人。
李利想了想,左冯翊和右扶风就挨着长安,与京兆尹同为三辅,这位置太过于引人注意,朝廷大佬们就算不会出言反对,只怕在心里也会把自己给记到小本本上去。在这二地任职不划算。于是他就摇摇头,道:“叔父,侄儿资历太浅,若为此二职之一,恐有人反对。莫如另选他处。”
李傕听了,顿时就是把眼睛一瞪,道:“我看哪个敢反对?”
旋又平静下来,说道:“说吧,你想去哪里。”
李利就把自己心中盘算许久的地盘给说了出来:“叔父,我想去河东。河东即可为三辅屏障,又可在机会来临之时,北取并州。”
河东前边是河内,河内太张扬,也是起兵响应袁绍反董的一员,现在虽然相安无事,指不定什么时候张扬就会再度起兵打过来。
河东下边,隔河相望就是弘农。弘农不但是杨彪的老家,华阴县还驻扎了个段煨。这也是个油盐不进的家伙,心思难明。
让侄儿李利去河东,以地理的优势,弹压威胁张扬和段煨,这也不失为一招妙棋。自从李利提出反攻长安之后,李傕等人就知道,李利的脑瓜子已经开窍,和以前不一样了。是以,李傕看了李利一眼,说道:“知道了,朝会上,我自会请旨。你且回去,等候消息吧。”
朝会上,李傕提出来,以河东太守王邑为左冯翊,以李利为河东太守。杨彪等人一听,心中大怒,你再胡来,也不能让一黄口小儿成为一方守令吧?
一郡之守,可是妥妥的高官,其实际地位,甚至比九卿还要重要。因为郡守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偌大的一个地盘,啥事都是他说了算。看看现在这天下,起兵反对董卓的,大半数都是一地太守。凉州军已经是尾大不掉了,杨彪等人绝不愿意看着凉州体系再度壮大。
他们决定把以前对付董卓的法子重新拿出来,对付李傕、郭汜等人。说辞都已经有模板了:“诸位将军久在军伍,须不知治理一方有多艰难。而李利年未弱冠,从军也短,资历浅薄,似此之辈,宜当多加历练,循序渐进,不可骤登高位,拔苗助长。如此方是正途。”
以前他们也是这么忽悠董卓的。一拨人说要广用名士,好收天下人望;一拨人说你董老大行军打仗天下第一,但这治理地方,只怕还是不行。要是所用非人,搞得民怨四起,这天下人岂不都要骂你?
两边这么一搞,董卓就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占据了中央大权之后,他竟然在地方上不任用一个私人,麾下的将领还是全部都在部队管军。而地方上的守令,全部从名士或朝廷百官中选拔。
后果就是这些人到了地方,立马掉转枪口,一起反对董卓。真真是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董卓气了个半死,被关东这帮人怼得只好迁都长安以避锋芒。
要是以前,李傕等人只怕也就信了。后来经过李利的一分析,和他们自己的思考。突然就发现,董卓之败,败就败在地方上没人。地方诸侯和朝廷的反董势力一起勾结,如日中天的董卓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