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汉世祖>第26章 太宗篇 26 黄河口岸
州县的大小义仓、常平仓根本无法做到有效监管。

条令虽然制定得很清晰,但是,真正发挥其有效功能的情况,却是越来越少,相反,成为了不法官僚、土豪劣绅牟利的温床。

挪用二仓之粮都只是较轻的情节了,吃相难看的则有更多。前几年就出现过一个案例,黄州知州张勄,伙同下属,盗卖州内二仓储粮达5万石,后虚报水灾,几次“赈给”、“赈贷”活动就将账抹平,再以灾害情况向朝廷申请蠲免,几万石粮食就顺理成章地被中饱私囊了

当然,这样的事情干得过分了,就难免被发觉,后举报之下,黄州案犯官自知州张勄以下,悉数被斩。而那件事,也又一次让刘旸看到一些官僚们毫无下限的丑陋形象。

而一切问题,到刘旸这里,又似乎都能用监督监管不足来解释,而朝廷那看似完善的监察系统,究竟起到了多大作用,已然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至少在刘旸这里,仅仅盯着一些贪官污吏,显然是远远不足的。大汉的监察系统,该更多地往下看看才是,刹那间刘旸脑子里恍过这样的念头。

念及往事重重,思及当下种种,刘旸的心情也不免再度沉重起来。抬眼望着渡头外的大河,暮色渐深,秋风欲烈,涛声阵阵,停泊在埠头上的大小船只震荡不已。

指着前头,刘旸吩咐道:“今夜暂宿镇上,找好船只,明日渡河。渡河之前,交待一番镇上职吏,秋汛已起,随时监测水情变化,务必保证这市镇、渡头商民的性命财产安全!”

“是!”徐士廉当即应道。

“明日就去河清县看看!”再度远眺,隔着黄河对岸,便是河清县,也是刘旸此番出巡的第一目的地。

原因也很简单,此县算是大汉税制改革的“先锋县”、“模范县”,但同样的,刘旸也听到了一些不那么好的传闻,他很想亲眼看看、亲耳听听,这“改制模范”又究竟改出了个什么花样


状态提示:第26章 太宗篇 26 黄河口岸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