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回到清朝做盐商>第二九二章 机枪出世
快速通讯线路的,送信的话,几天就能够到了。

……

整个北方现在大体上都处在一片安宁之中。

除了河南的汝州,逃出安徽的太平军在罗大纲的带领下攻下汝州。

罗大纲想要东进跟捻军汇合。

奈何黄浩坚持到要河南府,攻下洛阳。罗大纲还想争取一下,可黄浩的手中有天王世子。

最后,罗大纲不得不带兵进攻河南府。

此时河南巡抚英桂早就在河南府集结了五万团练。

虽然都是依靠地方士绅临时组织起来的人马,但是胜在人多。

罗大纲久攻河南不下,又不敢投入全部的兵力。

直到冬天来临,以太平军和清军的后勤补给能力,都没有办法再继续战斗下去。

罗大纲只能帅军回去固守。而英桂的手中也没有可堪野战的精锐。

双方只能僵持下来。

现在清军管辖下各省只有河南的剿匪压力最大,西有发匪,东有捻匪。

开封府,英桂的衙门,此时一个商人打扮的中年胖子被从侧门带进了巡抚衙门。

“大人,张延人已经回来了。”

英桂放下了手中的书,瞄了一眼过来报告的家奴,道:“把人带进来吧!”

片刻之后,那个中年男人被带到了书房之中。

“做吧,差事办的怎么样了?”

中年男人,名叫张延,是开封城有名的商人。而且是粮商。

这年头,能够做粮商的人都不是一般人,尤其是满清的地界,没有过硬的靠山,根本就做不了粮商。

这个张延也是个能人,他的靠山就是巡抚英桂。

不是说河南缺粮吗?

越是缺粮的地方,粮商的生意就越暴利。

因为缺粮意味着粮价更高,粮价越高利润才越大啊。

张延之所以能够傍上巡抚大人,自然是因为其人聪明,会来事。

但是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他总能够在巡抚面前展现出自己的价值。

“哎呀,大人呀,小的差点就回不来了。”一见到英桂,张延就带着哭腔说道。

“怎么?事情没办成?”

“哦,不是,大人,小的差点就要被砍了。不过小的使了点手段,化险为夷。”

“跟您说的一样,那个黄浩还真是个见钱眼开的主。”

“说吧,他有什么要求?”英桂有些不耐烦地道。

“他要现在罗匪手中的兵马,另外还要河南提督的头衔。”张延赶紧停下诉苦,直接说出黄浩提的归顺条件。

“呵,胃口还不小呢!”英桂冷笑一声。

“那大人的意思是?”张延小心地问道。

“胃口大,才好啊,这样的人才好控制。老夫这就上密折,等朝廷的回信。”

“你的差事办的不错,发匪里面大多是都是死脑筋,能够遇到黄浩这个开窍的不容易。”

“陛下很重视这个事情。你呀,可以捐个官了,难得朝廷现在又开了捐官的口子,本官会帮你物色个实缺的。”

张延自是一阵千恩万谢。在他看来,这次自己冒着生命危险,又花费了大量银钱办了这个差事,最终是值得的。

虽然捐官自己还要再掏腰包,不过现在实缺却是不多了。

据说两江那边已经不接受朝廷派官了。

……

黄浩这事儿做的隐秘,并无他人知道。罗大纲带兵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是并不擅长勾心斗角。

而黄浩在洪秀全身边,耳濡目染,别的没有学到,暗中搞小动作的本领却是学的青出于蓝。

前面罗大纲带兵出击河南府,黄浩趁机收买了留守兵马中的好几个将领。

手中没兵,黄浩总感觉不到安全感。

本来罗大纲要是能够战神附体,在河南打开局面,黄浩倒是不会动别的心思了。

要是真能再建天国,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是更香吗?

但是现在罗大纲被困在汝州这里,进退不得,手中兵马不过两万,而且损失了大量精锐老卒。

哪怕是黄浩这样的带兵小白,也能够看得出颓势已定。

这样的形势,傻子才不为自己谋出路。

从投靠杨文定到太平军,黄浩一直都是一个利己主义者。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黄浩在这方面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洪秀全的世子、罗大纲,还有手下的两万弟兄都是自己筹码。

最近听说董书恒似乎反清了。

那是自己人生最大的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

既然董书恒反清,那么自己就投靠朝廷。

黄浩就不信,投靠朝廷之后自己就不能凭借能力东山再起。

……

江宁城,城东大校场。

这里以前是太平军的军营,现在是淮海军江宁守备旅的驻地。

此时在军营的靶场之上,聚集了一帮子高级军官。

大家都站在凉棚下面,翘首以待。

看起来像是等着看新媳妇儿的吃瓜群众。

凉棚的前方二十多米开外用沙袋临时堆了一个射击阵地。

这时,远处有四名士兵抬着一个大家伙走了过来。

之所以没有提前安装好,是想让这些军中的高层直观地看到,这种机枪的重量。

这个大家伙,四名士兵搬起来行走如常。

它由支架和枪身组成。射击的时候要摆到支架上。

这时一位没有穿军服的工程是师介绍道:“各位大人,现在大家看到这款枪,我们称之为转管机枪,它的重量包含支架是175斤


状态提示:第二九二章 机枪出世--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