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都市现代>火红年代>第25节 亲见揪斗(1)

第25节亲见揪斗(1)

一场红se风暴瞬间席卷了红se的中国!来弟、招弟穿着一身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一身草绿se的军装从北(京)风尘仆仆的赶回天(津),右臂上佩戴着红se的袖标,红绿相间的颜se,衬着姐妹两个明媚的容颜,一团如火的蓬勃朝气扑面而来,两个人进门就宣布,“从今天起,我就不叫吴招弟了!”

“对!我也不叫吴来弟了!”姐妹两个像是比着谁抢先发言似的,“我要改名叫吴爱毛!”

“我改名叫吴爱武!”

于芳和吴宝昆目瞪口呆,卢利听得也有些发傻,“为什么改这样的名字啊?”

“我要热爱伟大领袖,所以叫爱毛。”一个说道,“我要学习伟大领袖的话,不爱红妆爱武装。所以叫爱武。”

夫妻两个面面相觑,“那,那就改吧?”

吴爱毛和吴爱武点点头,对父母的顺从表示同意,听门外有人呼喝一声,姐妹两个转头就走,“吃饭啊?不吃饭就出去?”

吴爱毛霍然转身,瞪着自己的母亲,“伟大领袖教育我们说,”她口齿伶俐,语调清晰的说道,“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做文章绘画绣花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还吃饭?那么多阶级敌人等待着我们去把他们揪出来,吃什么饭?是吃饭重要,还是响应伟大领袖的话,打击阶级敌人重要?”

于芳在女儿的逼视下瑟缩的退了几步,嗫嚅着嘀咕了几句,“那,等你们回来,我给你们热热再吃。”

门口又传来一声呼喊,叫的赫然正是吴爱毛的名字,姐妹两个这一次不再停留,转身走出小院,会同众多同样打扮的年轻人,一路向着王家胡同二号院而去。

二号院的主人叫贺之修。他当年曾经在复旦公学(也是复旦大学的前身)读书,是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的学生,毕业之后,回津置办实业,与著名实业家宋棐卿一起,在1928年开办德昌贸易公司,到1932年的时候,更是推出了名震华夏的抵羊牌毛线,取这样一个名字,是因为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沦陷,国人愤慨已极,所以起了这样一个隐含着‘抵制洋货’寓意的新名词,成为轰动一时,畅销全国的民族品牌。

1933年,贺之修老母病逝,他少年丧父,全靠寡母抚养长大,侍母至孝,母亲亡故之后,把生意上的事情全部交托出去,在家中潜心修佛,印制佛经,布施贫苦,成为津门非常有名的居士——解放后土改定成分,贺之修自然是地主,不过因为他有佛教居士的名头,而且在津门久负人望,属于zfu需要并愿意拉拢的统战对象,所以虽然一开始受到一些冲击,但很快,原本的生活又逐一回复,反而还由zfu为贺之修配备了汽车,成为政协的一员。

贺家的后辈幼承庭训,和居住在王家胡同的百姓仿佛生活在两个世界,到孙一辈,有兄妹两个,哥哥叫贺军,现在北(京)上大学,妹妹叫贺怜,和爱毛、爱武姐妹两个是校友,都是在女六中读书,不过不同年级而已。

贺怜是王家胡同所有男人,包括男孩儿都要仰望的存在,生得肤se白皙,眉目如画,偶尔出门来,在胡同中走过,都会引得身边的男人的驻足观望,女人的不屑撇嘴;虽然也是同样的一身灰蓝布衣褂,但穿在她身上,却丝毫不觉土气,反而给人以出水青莲之感。

作为革命的小将,对于邻居中居住着贺之修这样一个资本家、反动派、大地主的代表,自然第一时间就成为年少热血的红(卫)兵的斗争目标,一群人气势汹汹的冲到二号院门前,一通砸门之后,贺家的管家急忙开门,把这群凶神恶煞请到了院子中,“你们……你们干什么?”

“伟大领袖伟大领袖教导我们说……”韩援朝伸手从口袋中拿出一本《语录》,张口背诵,“人民靠我们去组织。中国的反动分子,靠我们组织起人民把他打倒。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也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他大声朗诵了一段《语录》,随即说道,“革命无罪,造反有理!把一贯反动,对抗伟大领袖的资产阶级敌人、大地主贺之修带出来!”

身边的造反派轰然应诺,“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冲出去几个年轻人,不由分说的冲进堂屋,把吓得瑟瑟发抖的贺之修和贺太太揪了出来。

“这是谁?”

“这是……这是拙荆。”

“那就是地主婆了?”韩援朝嘿声一笑,低头看看,贺太太是旧时女子,裹着一双小脚,在他看来,这更是受尽了旧社会压迫的象征,用手一指,“我们受伟大领袖伟大领袖委托,要把你从这个封建、落后和反动的家庭中解救出来,你愿意不愿意?”

贺太太都听傻了,痴痴的点点头,“那好,从今天起,你就要和你这个反动派的丈夫划清界限!听见没有?”

这一下贺太太可不干了,反右的时候就有人以这样的话威胁过她,她明白这‘划清界限’是什么意思,又是摇头,又是摆手,脸se苍白,却吓得一句话也说不利落。

说话间,贺怜也被从她自己的房间中揪了出来,韩援朝上下看看,“资本家的大小姐!”他手一伸,后面有人递过来一个空酒瓶,一把剪刀,韩援朝蹲下身去,掉转酒瓶,把瓶口塞进贺怜的裤脚,裤子尺寸稍紧,根本塞不进去,他二


状态提示:第25节 亲见揪斗(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