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的事情,他也有所耳闻。在朝中的官员们认为皇帝绝不可能一个人批阅这么多奏章的时候,皇帝那边也第一时间开始了行动。先是将原本属于两名宰执的奏章全都搬入了宫中,而后,就是从太学中选了几名没有实职,但才学兼优的学生。太学生,在齐朝的历史中,尤其是在靖平之变期间的历史中,是很有存在感的。之前请愿诛杀六贼的,就是京师中的太学生。齐朝的人才选拔制度,不仅仅只有科举。科举考试是针对所有平民子弟都可以参加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可以说是大浪淘沙,只有考中进士的才有机会正式进入官场,而举人、秀才,往往就只有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才做个临时替补。而太学,等于是有地方官学推送到中央的“保送生”。只要通过入学考试,在学校修够足够的学分,即使不用参加科举,一样可以赐同进士出身而入仕。当然,太学生也可以选择凭自己的真本事去硬考科举而入仕,这种就属于是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的牛人了。当年王文川就对太学进行过一系列改革,也去太学等地讲学,很受学子们的欢迎。总之,太学基本上全面承担太学生的一些开销,并且会将这些学生输送给国家做人才,属于是一个大型的人才储备基地。m..但……齐朝的那些先皇们,对太学生的态度,却谈不上有多在意。就拿齐英宗来说。当时京师的太学生集体上疏请求诛杀六贼,还闹出了大游行。齐英宗正好顺水推舟诛杀了六贼,表面上是为了平民愤,实际上还是为了将朝政大权收回自己的手中。而对于那些请愿的太学生们,却没有一人真正得到重用。因为对于齐英宗来说,这些太学生就像是后世的愤青,他们读过书,知晓大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民意。但要让他们入朝做官?那不好意思,他们差得太远了。显然,对皇帝来说,还是侵淫官场已久的那些官员们,用起来更加顺手。所以,历朝皇帝对于太学的重视,往往都是浮于表面的,没有人真的考虑将太学生提拔成什么实权官职。而此时的这位官家……竟然在太学中选拔了几个成绩优秀的太学生,直接让他们到皇宫中办公了!当然,皇宫肯定是群臣日常奏事议事的外殿,不可能到后宫去。可这意味着什么?据说,当今的官家让这些太学生去看奏疏,仔细研究之后,再给他进行非常扼要的口头汇报。而后,官家再给出口头答复,由这些太学生直接禀笔批红,斟酌措辞和细节,最后分发下去。这件事情传扬出去之后,朝中的大臣们免不了又是一阵惊慌。难不成皇帝真能一个人就把这些政事全都办了?原本一个人批阅几百奏疏确实不可能,可若是有了这些太学生的帮忙呢?不过他们最开始慌了一阵,但仔细计算过奏疏的数量之后,就又放下心来。每天的奏疏达到一百余件,而奏疏中所说的事情,更是达到三百多件!按照每件奏章一千字来计算,每天的奏章都得有十万字。就算皇帝让这些太学生先筛选一番,总结得简明扼要之后汇报,自己再口述、由太学生们禀笔,这也是相当可怕的工作量。而百官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官家或许能坚持那么两三天,但绝对不可能长久!因为要处理这些奏章,可不是随便写个“知道了”就行了的。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皇帝必须分得清楚,否则就有被架空的危险。群臣发现皇帝根本无法区分重要和不重要地事情,那么就会开始动歪脑筋了。就算皇帝能坚持一天两天,那一个月呢?一年呢?十年呢?难道你作为皇帝,一天都不休息了吗?总之,官员们觉得皇帝绝对不可能坚持下去,即便能坚持个十天半月,后来的处理效率也会飞速下降,体力脑力都跟不上。坚持下去,胜利还是会属于群臣的。只不过担任吏部尚书的王世雍,却越发觉得不对劲了。因为从皇帝给他批阅的奏章来看,这位年轻的官家不仅没有累得昏了头,反而脑子非常清楚!王世雍奏疏中的那些小心思,全都被无情点破,皇帝责令他老实照办不要耍花样。而且,每次回复的都是简明扼要,直指要害,甚至比有宰执的时候,处理得还要更加顺畅。王世雍越发害怕了。他隐约意识到了这其中的危险。如果对皇帝来说,包括宰执在内的群臣,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无法替代的……那么,他能干出些什么事来?……垂拱殿旁的文德殿。此地本来是皇帝每日上朝和退朝前稍作停留、休息的地方,但此时却显得热闹非常。几名太学生在这里被安排了坐榻,正在翻阅堆积如山的奏疏。而他们每翻阅完了一批奏疏、彻底了解了奏疏里说的事情之后,就会轮流来到樊存的面前,向他简明扼要地汇报奏疏中的内容。而樊存则是按照盛太祖的建议,口头给他们批复,再由他们回去在奏疏上批红。最开始的时候,樊存和盛太祖当然也要看这些人披红之后内容,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说的意思。有没有出于能力或者动机的原因,做出的一些歪曲或者修改。第一次发现只是警告,但第二次发现就要治罪,第三次发现,就得换人了。经过大约两日的整顿,这些太学生总算是基本适应了整个流程,并稳定了下来。这很正常,因为太学生毕竟都是一群很有才学的人,即便他们不懂政务,但只是做个传达、披红的工作,还是完全能够胜任的。实际上,他们此时干的活,跟大盛朝的秉笔太监差不多,都是为了给皇帝分摊工作量的。盛太祖虽然勤政,是出了名的劳模,但
状态提示:第263章 一个人全干了!--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