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大唐铁肩王狄光嗣>第45章 “白骨铺路!”

根据赵大的描述,狄光嗣认为这里或许就是解开文水乱局的关键。/p

狄光嗣循着踪迹看去,整面崖壁几乎都有被灼烧过的痕迹,距离地面约四五尺左右的位置有一仅仅可供孩童穿过的黑洞。/p

之所以说它是黑洞,除了洞内情况不明一团黑之外,还包括洞口部分也被烈火烧得漆黑,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黑洞。/p

“魏县令,洞里面是什么情况?”/p

狄光嗣拍了拍脑袋,又问了问魏真宰,在他看来,这个有趣的县令,或许已经将洞内的情形打探清楚了。/p

可魏真宰的反应很奇怪,大大出乎了狄光嗣的意料。魏真宰面露尴尬之色,颇有些不好意思的看向问话的狄光嗣。/p

“狄公子,本县惭愧,据赵大和李二所言,这崖壁发生之事甚为怪异,奇怪声响,石中生火,乱石飞出等等不一而足,无人敢入内,故而洞内情况未明。”/p

魏真宰勉为其难的回答了狄光嗣的提问,狄光嗣听后,也没有过于苛责。/p

古代人对神鬼畏惧或者说是敬畏之心,作为一个现代人的狄光嗣虽然不能赞同,但还是能够理解的。/p

其实,狄光嗣在听完赵大描述那日傍晚发生的所有事情经过后,心中就隐隐有了一个猜测,因为在赵大的叙述中反复提到了蓝色火焰。/p

他现在要做的,其实就是要替自己心中所想找到依据。/p

经过一个上午阳光照射,此处虽是山的阴面,但还是能够晒到一些日光的。/p

整体温度的升高,使得冰雪开始融化,覆盖雪层较薄的地面开始变得泥泞,山坡上的雪水也顺着崖壁流下。/p

狄光嗣注意到,崖壁黑洞的正上方,有几道明显的水流痕迹,应该是前几日雪水下流造成的。/p

一个人四处乱转的狄光嗣,突然发现山阴之处的崖壁上竟然有一处光斑。/p

这一点,可就很奇怪了。山阴之处崖壁根本无法照到日光,光斑又从何而来呢?/p

为了找到原因,狄光嗣转身,开始背向崖壁。/p

狄光嗣发现,崖壁不远处有几棵笔直的杉松,杉松松叶上有雪又有冰,日光一照,人眼一瞧,竟有玲珑剔透之感。/p

狄光嗣踮脚,举目向远处望去,只见杉松之后还有杉松,且都如同前面几棵一样,有的甚至两棵树之间也被冰雪填塞。/p

结合之前的推断,加上现场的观察,狄光嗣已经大概能够确定“石中生火”这种咄咄怪事的起因了。/p

既然搞清楚了怪事的起因,狄光嗣也就不再有忌讳。/p

“魏县令,请几个匠人把洞口扩大,我要入洞,当然是带着书童一起。”/p

狄光嗣基本上可以确定,入洞没有什么危险。但黑洞里究竟有什么,就不是他能够预料的了。/p

赵大也不知道洞内的具体详情,他只是说,幽云岭可能就是打开文水乱局的钥匙。/p

所以,无论出于什么目的,狄光嗣都必须入黑洞走一遭。/p

“狄公子,这恐怕不妥吧。这洞中情况未明,贸然入内,恐会遭遇不测从。”/p

魏真宰当然不可能看着太子殿下去冒险而不阻止,但狄光嗣却对他笑笑,又指了指身旁的李弘。/p

“魏县令,勿需担忧。方才狄洪已经对我言明,他已经搞清楚了这次怪事的起因,而且他断言此刻入洞并无危险。/p

狄洪,你说是不是呀?”/p

狄光嗣说完,魏真宰听后,便一起不约而同的看向一脸懵逼的李弘。/p

太子李弘的目光正在四处游走,陡然听到狄光嗣问他,一时又怎么可能反应过来。/p

“啊?奥!是的,是的!”/p

李弘答话的过程中,一直观察着狄光嗣,狄光嗣抽空微不可查的对李弘微微颔首,李弘会意,自然知道该如何回答。/p

狄光嗣再三坚持,魏真宰不好拒绝,只得打发人回城请几个石匠过来。/p

县令请人,自然是手到擒来,没有耽误过多时间,几个老石匠就被带到了山阴处。/p

由于,崖壁上的岩石经过烈火灼烧和雪水浇激,早就已经腐朽不堪了。/p

几个老石匠并没有费太大功夫,就将洞口扩大了几倍。现在只要稍微屈身,就是成年壮汉,也可从容进入洞中。/p

“魏县令,劳烦命看守差役退到百米之外,我和狄洪勘查期间,不许任何人入内打扰,你可明白?”/p

魏真宰虽然几番尝试让狄光嗣打消入洞念头,但都没有成功。/p

现在知道太子殿下心意已决,断然不可更改,也就很知趣的没有再劝,乖乖地带着人退到了百米之外。/p

“桓彦则,借刀一用。”/p

狄光嗣见魏真宰带人退到百米之外,为了以防万一,又准备借刀一用。/p

狄光嗣接过钢刀,随手撩起前襟,钢刃飞过,刺啦一声,一小块绸布被切下。/p

他一边把切下的绸布浸入一旁的雪中,一边开口对李弘说。/p

“等一下,不要怪我,没有事先和你打招呼。我劝你,最好如我一般做。”/p

反复浸了几次,绸布终于完全湿透,狄光嗣这才拾起,拧干,又把湿漉漉的绸布蒙在了口鼻之上。/p

李弘似乎不太愿意,他反问了狄光嗣一句,“为何要如此做?”/p

狄光嗣没有回答他,直接转身向洞口走去。/p

“既然你不愿意,那就算了。跟上。”/p

狄光嗣催促完李弘后,直接一脚踏上了洞口。


状态提示:第45章 “白骨铺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