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由自主地呼了一口气,抬手就顺着自己的耳际擦到了额头,袖口湿了一片,瞬间又结成了冰霜。他手忙脚乱地将碎银子揽过,一把抓起便塞入怀中,又立马转身吆喝一声,催动马车再次向前。
……
关西城区,房舍凌乱地挤在处,年久失修破败坍塌的随处可见,狭窄的巷子内不时跑过几个衣服上打着格子补丁的瘦小男女,见到走在巷子里的余君,皆是惊喜地停下向他行礼,眨眼又拔腿跑开钻入了角落中不见踪影。随后越发显得小巷子冷清荒凉,就连高挂的日光,仿佛都是凉的。
子初身上裹着狐皮披风,肆虐的寒风下,并不觉得冷,只随着余君走到了一家低矮的瓦房前,轻轻叩了叩门扉。
“是谁?”里面一道女声传来,嗓音好像被囚禁在鼓里,闷闷的。
“是余某,来出诊了。”余君温和道,声线如暖阳投进门缝,掀起了一片欣荣。
“啊!”
只听得内里大叫一声,然后有着道道裂缝的木门呼啦一下就开了,一个青色布巾裹着头发的妇女脸色憔悴,在看到门外站着的人果然是余君时,激动地两眼含泪,立刻道:“医士大人!快请进快请进!”说完之后才注意到后面多了一个人,一下子愣住了。
一直在观察着周边景象的子初在看到妇人时,礼貌地颔首微笑。
妇人眼睛呆滞,看到眼前的女子眉目如画,双手就那样停在腹前的半空中,忘记了说话。
余君困惑地看着她,道:“这位大姐?”
妇人回魂,尴尬地红了脸,快速将人请了进去,心中仍旧有些恍惚。
不久之后,街巷外的人逐渐多了起来,都是一些老幼妇孺,鲜少能看到几个健壮些的汉子。
“医士大人真的来了?去了小犊子家?”另一个农妇模样的喜色难掩。
“还能有假!这次还带了一个天仙一样的姑娘,不知道是哪家的小姐,那个美啊!”说话的是一个十五六岁左右的小少年,正是在巷子里看到余君后行礼的人之一,原来急匆匆回去,是传递消息去了。
“姑娘?”妇女愣怔了一下,然后立刻喜笑颜开:“来了就好,来了就好啊!我得快些回家,不不不,我就在这里等着,等大人看完了出来上我们家……”她碎碎念叨了一番,果真就在那小犊子家门不远处张望起来,身上单薄也顾不得了,医士大人来了就好,至于他带谁来,那又有什么要紧的。
与她一样的还有好些人,有些人干脆把病人抬了出来,紧裹着一层层被褥衣衫,把能够驱寒的衣服被子都用上了,大刺刺地横在路上,就等着余君看诊出来再给他们的病人瞧。
整片区域霎时热闹起来,与一开始的冷清大相径庭。
屋外的人焦灼,欢喜,屋内的人亦如是。妇女期盼地瞅着余君搭在小男孩脉上的手,心里好像有一把锤子在不断地敲打,几乎快要从胸腔迸出。
小男孩约莫十一二,骨瘦如柴,躺在炕上恹恹的,面色萎黄,双目紧闭,呻吟不止,炕边的圆凳上还放着一碗玉米糊糊,几乎没有动过。
妇女见状,又止不住地心中抽疼,好像失了魂一般地喃喃道:“犊子乖,一定会没事的,一定会没事的……”
几个呼吸之后,余君抽回手来,问:“孩子这样有几日了?”
“把个月了,每日吃玉米糊,几口就吃不下了,早先总是喊着头疼,头晕,我……我也没想那么多,没想到现在就成了这个样子……”妇人说着就哽咽了。
余君拨开其口舌,看了看,皱眉,瞧了一眼身边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