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爹当年更喜欢他那个庶子弟弟,对他也就一般般,梁培栋看多了他娘抱着他哭道天亮的事情,对着他爹,甚至对着吴氏心中都生出了一股怨恨。是他们让他娘这么伤心,这么难受的。他那个时候,还不知道吴氏,只知道有这么个女人,引得他们家成了这个样子。
等那庶弟妾氏没了之后,他爹的心思才慢慢的转到了自己身上,不过,对他娘却还是一般般。他瞧着他娘在梁家苦熬,听着他娘一句句的在他耳边说道:“儿啊,娘只能靠你了,只有你了。”的话。
心里早早的就发了誓,一定要好好的孝顺他娘,要成为他娘的依靠。
梁培栋努力读书,年纪不大就有了功名。他娘想给他找个自己娘家的媳妇,以后能和这儿媳妇处得来。可惜,他的婚事一直在他爹手里。在他毫无准备的时候,他爹忽然对他说,为了他从小定了门亲,让他娶傅家皇商之嫡女。
傅家是个什么样的家风他是知道的,他也知道傅夫人是个可怜的女子,被丈夫宠妾灭妻压得喘不过来。有了这点,梁培栋倒是对这个还未见面的未婚妻多了几分好感。他们都是被忽略的孩子,都有个可怜的母亲,他想,她一定会好好善待自己的母亲的。那个时候,他还不知道,这个要和他共度一生的女子有个叫吴氏的娘,而正是这个只闻其人的女人,让他娘半辈子不痛快。
梁培栋去傅家提亲,他瞧见了那个身着红衣的少女,在那少女问话,说不喜妾氏的时候。梁培栋看中那种明媚动人的脸庞许下了白首一心的承诺,他那时真的以为他和他爹是不同的,他更不会让自己的妻子受他娘的苦楚。
婚后,妻子的善解人意,聪明能干都让他渐渐倾心。他觉得能有这样一位妻子,可谓是他的福气。很快,他有了大儿子,一个聪明的男孩,被自己爹如珠如宝的捧在手里,甚至他有种错觉,他爹待这个大孙子比他这个儿子还要重视。
梁培栋心中想着大孙子,小儿子,老太太的命根子,他爹的所作所为也不算过分。可奇怪的是他娘却是很不喜欢这个大儿子,甚至,他发现,他娘更不喜欢傅文昭这个儿媳妇。
正好,他外放做官,直接就带着傅文昭来了任上。两个人过了一段十分美好难忘的日子,可他爹一走,他娘对傅文昭的态度直转而下,让梁培栋左右为难。从没想过有一天会为了婆媳关系忙得头大,他试图让他娘不要为难傅文昭。
可却从他娘口里得知,傅文昭竟然是吴氏的女儿,是那个让他爹心心恋恋一辈子的女人的女儿。这也是他娘半辈子不痛快,伤心难受的根源。他是亲眼瞧见过他娘为此多么的伤心难受的,要让他娘待情敌的女儿好,梁培栋知道是不可能的。他想,让他娘出出气,瞧见傅文昭的好了,他再劝劝,总是有法子化解的。
他想的很好,可惜傅文昭和他娘聂氏都不是吃素的,两人却越斗越烈,甚至闹到了他任上。梁培栋觉得傅文昭目中无人,毕竟聂氏是他的亲娘,是傅文昭的婆母,即使傅文昭被刁难了,那也不能那么的下聂氏的脸面。
毕竟,他娘确实是因为吴氏受了那么多年的委屈。若是傅文昭低头认错,他自有法子能帮着说和,可现在闹成这样,聂氏能怎么能忍下这口气。想想聂氏这么多年的不易,梁培栋心自然是偏了些,压着傅文昭给聂氏低了几次头。可次数一多,聪明能干如傅文昭,也渐渐对他有了些怨念。
他们开始吵架冷战,梁培栋觉得自己的一片用意做妻子的不能体谅,或许傅文昭根本就不在乎他这个丈夫。他娘在他耳边念叨多了,他也渐渐的发现了妻子各种不孝之处,即使知道他娘有些无理取闹,可他却知道,若是他要站在傅文昭那一边,依着他娘的性子,怕是有气出病来。
于是,婆媳两个一次次的斗法,夫妻两个一次次争论,最后,终于在聂氏得病而终止。聂氏再不好却是生他养他的亲娘,傅文昭把聂氏气出病来,梁培栋再听着聂氏说起这些年被吴氏影响的不幸婚姻,心中也十分的不满。聂氏这个亲娘乘机提出了让他纳一房妾,让傅文昭也尝尝她当年的苦,不然,她心头的火气下不去,那就要提早去找梁老爷子了。
梁培栋原本不答应,可聂氏说只要他纳妾了,就不再计较傅文昭。后来,他想,他也不是那宠妾灭妻的人,就是纳妾了,也不会冷待了傅文昭和嫡子的。再说,有个妾,他娘心里的怨气也能少些,家里也能安生些。
但他忘记了,妾本就是乱家的根本。
傅文昭生产被动了手脚,他是后来知情的,但他不能真的看着他娘被送回老家吃斋念佛,所以,他帮了他娘摸了那些证据。又为了防着傅文昭报复先发制人,他当时是有愧疚和心虚的,可面对他娘的眼泪他就败下阵来。
小儿子的流言他也是知道的,可聂氏这个母亲装着病,用绝食来威胁他。他就想着,就先委屈委屈小儿子。等孩子稍稍大些,他再去请位得道高僧,破了这流言也是无碍的。
他知道傅文昭的难受,可谁家的媳妇不是这样过的。孝顺孝顺,没有顺从那儿能称得上孝。他能委屈了小儿子,可却不能不孝聂氏,于是,在聂氏要傅文昭和小儿子一道去寺庙的时候,他答应了。不过是去拜一次佛而已,傅文昭一脸他娘要害她的表情让梁培栋心里不喜。
结果,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