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问鼎天下>第433章 兵马未动粮草行

连续数日的迷蒙细雨,虽然还带着初春的凉意,却并不让人觉得烦恼,尤其是对农夫来说,望着被春雨滋润的田地,心中涌起的便是对丰收的渴望。而在城北的军营之中,将士们仍旧冒雨出操训练,并没有因为这场春雨而懈怠。

如今城北军营已比当初扩大了许多,各军营寨连绵数十里之地,将士们在泥浆中摸爬滚打,骑兵则在木马上练习,看到那些被磨得光溜溜的木马,刘琮不由苦笑着对徐庶说道:“这几年辛苦元直了。”

荆州军的骑兵一向是军中精锐,然而战马的来源一直困扰着骑兵的发展,从数字上来看,荆州军依旧保持着两万余战马的数量,若是加上驽马数量就更大了,可是这其中有将近一半战马需要从关中乃至凉州购入,剩余的一半则是由荆州、江东等地喂养繁殖而来,与西凉战马相比,无论是力量还是速度上,都有很大差距。

这两万余战马也不是单独成军的,除了明光骑编制最多,有五千余骑之外,再就是轻骑营的四千余骑,剩余的战马分散到各部之后便鲜少有能单独成营的。比如高顺的陷阵营,多以步卒为主,两百余骑供高顺及其近卫骑乘之外,剩余百十骑则充为斥候。所以各部将校若是到了决战之时,往往需要率领近卫,冲锋陷阵,充当决定性的打击力量。

如果刘琮没有争霸天下,逐鹿中原之心,那么对于骑兵来说就可有可无。但若要扫荡群雄平定天下,没有一支过硬的骑兵主力,是很难想象的。

荆州新政中,关于马政也有着非常详细完备的牧养和管理制度。

“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以济远近之难”。汉初的马政,基本上包括官马管理制度和民间养马政策两大内容。就官营养马而言,汉初已建立完整的养马机构,形成分布较广的养马管理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中央的太仆寺是国家掌管车马的最高机关。太仆位列九卿,其助手初太仆丞外,还有下属养马厩的令、丞或长、丞。汉景帝时,西北边郡养马范围扩大,又在边郡地区增设了六牧师苑令,每令之下,设三丞为辅助。

此外,中央的一些部门如廷尉,也辖有一定数量的牧场。在郡县也设有主持马政的官吏,称马丞,诸侯国则设“仆”官,下领“厩长”及“厩丞”,负责马政。

从中央到地方主持马政的机构和官吏,平时与传驿系统相结合,战时则向军队提供战马。官马场的分布一在京师及近郊,一在边郡地区,尤以后者规模最大。京师的天子六厩,专供皇室专用;边郡六牧师苑令所领36所马场,集中在天水、陇西、安定、北地、西河、上郡等地,供军马之用。

然而早在董卓乱政之前,这一套马政就基本废弛了,及至天下分崩离析,各地马政也因此名存实亡。而在刘琮所推行的新政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借鉴了这套制度,不但在南阳很早就恢复了马场,占据江东之后,也陆续将历阳等地的马场恢复起来。只是从数量上来看,实在难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得益于新政中的分籍编户,马政在推行中也就自然设立了马户。马政事项主要包括督养、点视、印烙、编马户、交兑、发表等。而且每项事务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有所成。如督养要勤,编审要公平,否则官员往往就轻避重,如令下户养马,不行验印,不行编审马户。可以说马政之繁杂,非常人可胜任。

如此重要的战略资源光靠从别处购买是完全不够的。若非马政的实施,别说明光骑,就连一般的骑兵部队都很难建成。而将士们对于战马也是非常爱惜的,在进行基础训练时,就用木马来联系上下骑乘,以掌握基本要领。除此之外对于战马的保护,也非常重视。

这几年荆州军在刘琮的率领下,下江东并西川夺汉中,战马的损耗也非常严重,若非徐庶这个大管家一直在苦苦支撑,恐怕现在缺口就更大了。

而且荆州军对于后勤辎重的严重依赖,使得驽马甚至骡马的需求都极大。炮车营那些沉重的大车,往往需要四匹驽马才能拉动。至于运送粮秣也需要大量的马车。好在荆州与益州、江东有大江贯通相接,对于水力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马匹不足的问题。

淋湿了的衣袍略有些沉重,不过刘琮的脚步却依旧坚定有力,进了中军大帐之后,刘琮并没有直接落座,而是来到悬挂在屏风上的地图之前,对徐庶说道:“往江东运粮之事,近日就要开始安排了,屯于牛渚大营的粮草虽然能支持到年底,但若是发兵北上,恐怕所需要的就多了。”

徐庶点头应道:“粮草先顺江运往皖城,然后分为两路,一路北上送往合肥,再转运至寿春,另一路继续顺江而下,屯于牛渚,转至历阳。不过曲阿和丹徙两城,恐怕也要增加人马,以防广陵兵渡江来攻。”

“是啊。”刘琮皱眉道:“特卫营昨日传来密报,陈登病重,不能视事,已向朝廷上表辞官了。”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使得徐庶很是惊讶,他略一思忖,对刘琮问道:“这么说,曹操很可能另外派人担任广陵太守?”

“不止是广陵太守。曹操已表曹仁为徐州刺史,很快便要去往彭城坐镇了,虽然现在还不知会令谁接任广陵太守,但对于淮河这片区域,曹操显然开始重视起来。”刘琮说道:“毕竟寿春太过突出,对于徐州威胁甚大。”


状态提示:第433章 兵马未动粮草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