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从舟走后那几日,边境并无异常全文阅游之天下无双。但到了第九日,匈奴将军谷巴廷果然率众来攻校园全能高手。至于原因,或许真是因为获悉赵军主帅离营,也有可能是那多名匈奴暗人无一人返回,因而领军前来一探虚实。楚姜窈将事情一一禀报给主人知悉。
赵军的各处暗伏的确钳制住匈奴人的几波进攻,但匈奴人海战术,来势不绝。幸而五日之后,虞从舟返回西境,并且率领一支人数不多、却是赵军最骁勇的胡服骑射之军,大破匈奴主军,歼敌两万有余。匈奴主将谷巴廷亦在乱战中被射死,剩余匈奴部军四下溃逃
……
转眼到了来年初春,东线战事捷报频传,廉将军连下齐国十数城,直捣齐国都城。
直至此时,齐王方才发现苏秦竟是燕国派入齐国的间谍。因而苏秦多年来怂恿齐王废黜贤良、政令残暴、穷兵黩武、私吞宋国,就是为了使齐国陷入内忧外患,挑起其他诸国对齐的愤懑、使五国结盟来伐。齐王盛怒之下将苏秦车裂处死。但齐国此时已然兵败如山倒,难敌五国联军之厉。
廉将军与燕国大将乐毅合力之下、攻破临淄,齐王仓惶出逃,逃至莒时被近臣所杀。五国很快瓜分齐国七十余城。这一仗后,齐国势力大减,终难东山再起。
伐齐大军悉数回到赵国,西境空匮的压力也大为缓和,赵王即招虞从舟返回邯郸。
此番夺得齐国诸多城池,廉将军功不可没。赵王欲拜他为上卿。相邦平原君出列上奏,称虞从舟严守西境,击退匈奴来犯,使赵国不至于腹背受敌,令东线将士可稳定军心、聚力伐齐,亦是大功一件,理应晋爵。
赵王欣然点头,以为二人共升上卿,乃赵国双喜,宜择日同拜。
虞从舟正欲出列谢绝,忽然触到赵王幽幽一个眼神,他又收了脚步。或许,王是怕廉将军独大、日后会有专权之忧,因而亦同升他为上卿,是为君王平衡御臣之术。
不过群臣中自然有好事之人、为廉将军不平,在朝堂上造势,说虞从舟区区小功,怎可与廉将军的奇功相比,居然也被升为上卿。
虞从舟并不理会。既然王要的就是稳中有乱的朝堂,自己便做那众矢之的又如何。
一些本来就喜欢拉帮结派的臣子于是蜂拥来到廉将军的府邸,贬虞抬廉,欲博得廉将军的青睐。不料反而惹怒廉将军,全遭“送客出府!”,廉将军立于府门口,冷冷睨看诸人说了句,“大王亲政,虞上卿功不可没。去年此时他就该升做上卿,尔等宵小休要误国!”
一语激起千层浪,赵王亲政究竟与虞从舟有何关系,坊间于是流传开各种传闻。但写史之臣只字未提,那一段事终于还是一个传说。
虞从舟心中感激廉颇,但一个谢字太轻飘。因而朝上事务,他总与廉颇商量会意,朝下相遇,他亦总是恭敬礼让。廉颇因此曾与近臣笑道,“与虞卿同朝为臣,颇之幸!”
虞从舟心中平和,他知道这正是王上最想要的平衡关系:廉颇与他互相欣赏、也互相牵制
……
而不久之后楚国发生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缘起三百多年前,楚文王在位时只对申国的亡国国君情深如寤、予取予求,临终,他怕申候不见容于太子等人,遂将楚国镇国之宝和氏璧赠与申侯,嘱其逃命他国。
失传了几百年的和氏璧在这一年春天忽然又重现乱世,原来仍为申候后人申桤所持。楚王以此为耻,闻信勃怒,派兵剿杀申桤、并欲夺回和氏璧。
申桤一路逃命,携璧北上,直奔赵国,更将和氏璧献与赵王,以求庇护。
赵王得此传世绝宝,欣喜之余,在王宫大宴群臣、共同赏璧。
那一日,虞从舟本以为楚姜窈定是最想凑热闹的那一个,但回到府中,楚姜窈却来向他辞行,说她有件很重要的事要做、要离开几日,等办完了,她自会回邯郸。
虞从舟忽然有种难以言喻的错落感觉,这么多日子以来,似乎有些习惯她在身边。他很想知道她所说的重要事情是什么,也很想问她、究竟何时才能回来。但这些问题都卡在喉间,问不出口,终是平添堵郁
……
而和氏璧在赵王怀中尚未捂热,秦王便已得悉此事。范雎建议秦王假意用十五城向赵王换璧,以挑起事端。
秦王很快遣使赴赵,以十五城为饵,请赵王换玉。赵王踌躇难定。秦国这一招以礼相请、以城换玉,不答应怕是行不通,那样便给了秦国口实,或引起攻伐。但秦王分明没有诚意,只怕送去玉璧,却连空城也得不到。
此时近臣缪贤推荐其门客蔺相如为使,护玉入秦。蔺相如为人坚毅有智,但他毕竟是一届文臣,使其在明,必须要有人暗中相护,方能保全和氏璧。
平原君闻知此事那日,虞从舟正在他府中。平原君疾步转去后园,远远看见从舟坐在亭中,他蹙眉喊道,“是不是、又是你去?!”
从舟彼时正在饮酒,听见赵胜声音,稍一停顿,但仍是没有答他,只一仰头饮尽杯酒。
“为什么你每次来我府上,都是为了离别在即?”
从舟笑着给他也满了一杯酒,递到他面前,“那下次不来了,可好?”
“虞从舟!”平原君气恼地不肯接酒,“究竟是王兄想要你去,还是、你又主动请缨?”
“有分别吗?王所想要,便是我想做的。我不想见王担心忧虑。”
“那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