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大亨万岁>第八百六十二章 高高挂起
逃离封闭院落的东西了。但是仅仅是这个小小的笛。都被陈老爷无情的剥夺了。可惜!可泣!

丫鬟雁儿,同样是有极强的反叛精神。倔强、有自己的追求。老爷喜欢她,一心想成为妾,然而颂莲嫁来,占据了她梦想的四太太的地位时,她将仇恨转移到了无辜的颂莲身上。在自己的小屋内偷偷电灯,说明了她的希冀。只有这个红灯才是心中的那盏灯。犯了错的她宁死也不愿承认,因为她根本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错误。是的,她没有错,只是恨错了人,她该恨的应该是那残酷的封建礼教。

三太太,看似刁蛮,泼辣,却敢作敢当。可以说她是片中略具反叛的角色。她对这个家庭也非常不满,心情不顺时,就会“亮一嗓”。为了自己的生活,选择高医生,在当时这种行为和是封建是相抗的。

二太太,笑面虎。初来陈府的颂莲举目无亲,二太太的“和蔼”、“善良”打动了颂莲。她们成为了好姐妹。但是真正恶毒的人是不会将“狠”字写在脸上的。很快,颂莲才发现,这个二太太暗地里在诅咒她。这才发现,二太太是真正的“狠角色”, 心肠最最恶毒,人面兽心或者连兽也不如!!可能在封建势力面前,她只想站稳自己的地位,而不择手段。

大太太:最最传统的女性,没有任何特征。片中她的言语都是很封建的,比如四太太要求她惩罚丫鬟,她就说按规矩办事。

影片结尾,新娶来的五太太。盖头揭开,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写满了惊恐与不安的稚嫩的脸。让我们心中一恸。

生活在大院的女人,无非就是被扭曲或者走向死亡。大太太,借信佛来逃避现实;三太太。被家法处置;颂莲,饮恨而终;颂莲,输在了狡诈的二太太手上,被逼疯了。

这些被封建礼教残害的可怜女人,六个字足以形容:被奴化,牺牲品……

象征的表现手法

第五代导演最擅长的就是象征主义。这也最容易表达社会问题,民族性。人性等主题。本片也不例外。探讨的就是我们的民族和人性。

第一个象征事物当然是灯笼。这个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中代表喜庆、热闹、祥和的产物,在导演手中却有了另一番寓意。

点了灯就能享受到垂脚按摩,点了灯才能按自己口味加菜,点灯在这样的环境中已经成为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途径。此刻的灯笼再也不是节日的象征,而是一种血淋淋的隐喻。

规矩,在这部电影中规矩无处不在,常常可以听到诸如:“这是府上的规矩”,“别坏了祖宗的规矩”这样的话。在用晌午饭这个场景中我们注意到。挂在墙上的陈家列祖列宗的画像。可见这个宅院的历史,自然就联想到那厚重、繁琐的规矩了。

陈家的每个女人都可以用导演给出的那条线索来说明她们的境遇,夏-秋-冬。用颂莲自己的话就是点灯-灭灯-封灯。年复一年的四季变换。却改变不了封建势力下女人们的命运。

还有那个经常出现在古装影视剧中的道具-巫蛊娃娃。我们对这个道具并不陌生,每当有人心存对某人的怨念,总会“扎小人”想以此来诅咒对方。可悲啊,又是封建迷信!

一些小点

先说构图,本片采用了较多的对称性构图,给人以稳定、老套的感觉。这也恰恰代表了老规矩这一概念。

角度,当拍摄城楼时,多采用仰角拍摄,给人以高大的感觉,把封建礼教的强大表现了出来。

多采用长镜头。在处死三太太的那一段落,节奏快,而过程长,采用长镜头拍摄。使人有难抵目的之感。在表现陈家大院时,用远景加长镜头的方式把院落的压抑、空旷表现出来。这个院落一改以前我们对封建大院的印象。它充斥着冷漠、阴森。

片尾,疯了的颂莲在院中踱着步。这个小院多次出现在镜头中。四周封闭。使人非常压抑。曾经有人这样解“囚”字,封闭的院落,把人关了起来。这时,这种感觉直逼心头。

这部电影对残酷的封建礼教进行了批判,这很容易让我们想到鲁迅笔下的祥林嫂。那个年代的“吃人礼教”在迫害着人的思想与身体。影片极强的象征主义深刻的表现的那个时代的人,表现了那时人们的心情。深刻的揭示出封建势力扼杀人性的暴力恐怖。

现在,在这个注重人权的社会我们又是怎样的?金钱、美色、权力,时刻在吸引人的眼球。这些东西都如一盏盏红灯笼在诱惑着我们的心。在利益的驱使下,在欲得诱惑下,我们谁不希望被点灯呢?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喽” 这句话是影片最后处置三姨太之前,跟四姨太说话的老太太发出的感慨。这也是整个大院里面始终贯穿的一种态度。这个上百年的大家族所形成的森严的制度,让每个人生活在密不透风的监视之下,以至于没有办法发挥任何个人的需求。个体要么放弃自己的追求而屈服,要么无奈的接受改造以至于习以为常。习惯之后的人反过来又成为制度的执行者,进一步强化制度、改造其他人。所以,每个人都在为整体的阴暗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四姨太本来是一个大学生,看起来她是最可能反抗这个大院里面旧式制度的人。刚进门的时候没有举行任何的典礼,一个人提着箱走进来的那种潇洒让人觉得这个人周身透着活力。她似乎在宣称我与这个院里的任何事情都不会有什么关联,最终你是你我是我


状态提示:第八百六十二章 高高挂起--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