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玄幻奇幻>一路绝尘>1695.土地财政

过去的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公务员的表现一直是为广大民众诟病的中心,所以才会有人调侃地说:”什么叫政冶?黑呗;什么叫权力?整呗;什么叫升官?送呗;什么叫学问?抄呗;什么叫能力?喝呗;什么叫本事?吹呗!”经过了反腐倡廉,各机关的工作作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各大窗口处理问题都已经以快速著称:如果事大,推给法院,”依法治国”嘛;如果事小,推给社区,”最了解情况”。所以说现在的干部都是”四清四不清”:开啥会不清楚,开会该坐哪里很清楚;谁送礼不清楚,谁没送记忆清楚;谁干得好不好不清楚,该提拔谁早就清楚;和谁睡不清楚,睡觉干什么倍清楚!

住在二十四号楼的那些南正街人几乎没有人不清楚他们的宝贝疙瘩罗汉年轻的时候曾经进过宝通寺、当过和尚,自然就知道玉林大师是他的师父、隆醒方丈很喜欢他、还有一个对他很好的师哥;也就都听说过那个看人一眼就知吉凶祸福,说上一句话就是金口良言的玉林大师的名气很大,而这个彬彬有礼、见人面带笑容的弘律也是一位很有修养的大和尚。其实只需要想一下就可以猜出那个得道高僧和宝通寺的方丈为什么会把他们的得意门生派到峡州来,就是想试图这样的下派保住古佛寺,而帮助弘律这个新任古佛寺住持实现这个意愿,不仅是王大年这个师弟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南正街那些大老爷们必须努力办到的,所以第二天一大早就有人将那张拆迁通告背后的故事打听得一清二楚了。

中国城市建设伟大成就背后的真正秘密,就是将土地作为信用基础的制度”土地财政”的发明创造。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一伟大的制度创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因为按照国际惯例,对土地只有征收物业税、房产税等方式进行管理,而在我国,虽然土地财政不是一个正统的学术概念,也不是一个规范的政策用语,而是社会舆论对于我国土地出让及其由此带来大量政府性收入和因而导致的**贪腐这种现象的一种俗称。

”土地财政”是在土地公有制(所有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和经济市场化背景下产生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住房商品化的快速推进,土地出让收入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的一笔**的财政来源。据官方统计,仅仅2014年,全国地方土地出让收入就超过4万多亿元,按照统一口径,净收益也有8仟多万亿,在主要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发展以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方面的同时,也被各种各样的好大喜功、贪污浪费、中饱私囊和泡沫经济所伴随,也成为许多有钱阶层原始积累的主要渠道之一。

对于古佛寺的拆除通告,明眼人看得很清楚,主要就是那座寺庙的地理位置好:前面就是商业步行街,后面就是全市最有名的广场,左边不远处就是全市最繁华的sbd商圈,右边就是被称为城市”绿肺”的儿童公园,可以说是黄金地段;再加上古佛寺既不是人口稠密的居民区,也不是什么高楼大厦,拆迁补偿费不高;还有一点很重要,那个时候,正是大拆大建、土地财政方兴未艾的时候,既然附近体委的那座灯光球场的地块能卖出个好价钱,为什么不能让对中心城区黄金地块如饥似渴的开发商们来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地方财政,同时也为自己挣点钱呢?

政府有政府的通盘考虑,最主要的还是如今经济疲软,各行各业都不好过,像峡州这样几乎只有第一二产业的城市财政早就走上了不得不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的中国特色的道路,第二财政早已超过第一财政,谁不知道人多好种田、钱多好过年的道理,谁不知道用最小的代价去获得最大效率的**,所以古佛寺的拆迁刻不容缓。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就是没有话语权而已。

土地财政的重要性不容置疑,政府在对土地出卖的过程中所能获得的丰厚利润众所周知,将那些利润无论是投入到面子工程还是民生工程、无论是为人民,都是很有必要的,想想看,有多少人会相信政府官员是为了民众的利益而去那么不顾一切后果的进行强拆的?换句话说,全国有几起强拆案件中没有腐败因素?其实不难想象,这些事情背后的真正动因是地方官员与房地产商的利益,而不是什么人民利益或者政府利益。

但是这些话在公开场合却不能这样表述。在那个峡州电视台的首席主持人徐汉美破天荒的走进峡州民族宗教事务局就古佛寺拆迁进行采访的时候,有关部门的领导人对她的解释是:寺内的那尊元代佛像其实已在”**”期间就被焚毁,既然古佛没有了,”古佛寺”就名不副实、名存实亡了;而当年图书馆之所以迁走,一来是因为古佛寺的地方太小,二来这里的建筑也被城建部门判定成了危房。

再加上其实早在1992年,市政府办公室就曾批复同意有关部门拆除古佛寺的报告,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而使得拆除计划一直未实施。如今随着宗教信仰重新开放,随着宗教房产的返还,随着宗教活动的陆续展开,越来越多的信徒到那座寺里烧香拜佛、做法事,因为古佛寺位于交通稠密区,很难进行有效管理;加之城市发展日趋现代化,在市中心再保留这样的一座摇摇欲坠、破烂不堪的寺庙,已没有多大必要。所以那个领导人理直气壮地对那个徐家妹子说:”经研究决定


状态提示:1695.土地财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