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降低训练的成本,经过华夏国冶炼厂的试验,专门给这种高压气枪生产了两种材质的子弹。
一种是铅弹,由铅丝压制而成。
其形制完全仿制现实世界中的标准,在几十米之内的较近距离,对人体裸露部位都具有较大的杀伤力。
而另一种是铝弹,由废品仓库中提供的淘汰铝芯线压制而成。
由于铝的密度只有铅的四分之一左右,所以,相同形状的铝弹重量远低于铅弹。
对于平时的训练来说,质量更轻的铝弹出膛速度较高,但由于动能小,所以出膛后的速度衰减严重,破坏力较小。
但这些利用废旧电线制作而成的气枪弹,成本仅为铅弹的十分之一,而且原材料来源广泛,加工更简单。
除了用于训练的标准铝弹之外,冶炼厂还开发出了一种体形较长的铝弹,弹身压有螺旋纹,就像一颗微型的导弹。
这种铝弹利用加长的弹身,获得了与铅弹相似甚至更大的重量。
流线型的弹身和足够的重量,虽然出膛速度较慢,但获得了与铅弹相似的动能。
加上较尖的弹头和在弹身螺旋纹作用下不断旋转的飞行姿态,具有了比铅弹更好的稳定性,破坏力更大。
而且,这些训练时变形的铝弹,还可以经过冶炼厂重新冶炼加工成新的铝弹,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
在解决了训练枪弹的问题之后,徐晃组织这一百一十名华夏自卫队队员,在七米、十五米、二十五米和五十米的距离上开展了大量的适应性训练,让这些队员感觉不同材质和形制的枪弹,在不同的距离上有什么样的区别,并形成条件反射和肌肉的本能记忆。
他们的目标是,所有队员都能够根据自己使用的枪弹类型,在五十米范围之内,获得百分之六十五以上的命中精度。
在他们掌握了高压气枪的性能之后,才能够接触杀伤力更强的弩箭以及威力更大的热武器。
军用十字弩是魏民生通过图瓦卢当局从国际市场上购买的,因为一些关键的部件,其性能和精度并不是目前的华夏国能够仿制的。
而弩箭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以华夏国冶炼厂的技术制作起来根本没有任何难度。
加装了瞄准镜和现代工艺生产出来的军用十字弩,其有效射程达到近两百米,操作简单,具有较强的杀伤力。
华夏自卫队是作为华夏国的特种部队来训练的,所以,在执行一些特殊任务时,可能会使用到弩这种威力较大的冷兵器,让队员们学习掌握可以增强他们执行特殊任务的能力。
当然,在魏民生看来,弩箭的可重复使用性、较低的制造成本以及简单的操作,才是他选择这种冷兵器最重要的原因。
……
春天,正是华夏国组织大规模种植各种农作物的时候。
可是,原本生活在云梦泽区域的数百万只麻雀,却给他们的种植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麻烦。
因为这些麻雀们发现,这刚发芽的玉米种子非常可口,而且漫山遍野都是。
对着刚发出来的嫩芽,轻轻一叼就可以带出一大颗,比自己费力地去找虫子吃要轻松得多。
所以,稍不注意,那些刚冒出嫩芽的玉米种子,就被这些麻雀刨了出来,成为了它们的食粮。
传统的捕麻雀方法,费时费力,而且每次的成果也不大,巡逻队的人甚至想过用弓箭来对付这些小巧的麻雀。
可麻雀那小巧的身躯,以及弓箭的速度,都给他们的捕杀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问题直接反馈到了国资部,面对这样大数量而且小巧灵活可以到处飞的麻雀,一时也没有找好较好的解决办法。
根据魏民生给他们提供的相关资料,这麻雀是人们最熟悉的鸟类,可能也是引起争议最大的鸟类。
在另一个世界,人们曾一度将它列为四害之一,甚至动员全国城乡居民,在规定的日期和时间内,掏窝、捕打以及敲锣、打鼓、放鞭炮,轰赶得它们既无处藏身,又得不到喘息的机会,最后累得坠地而死。
而一年以后,各地陆续发现园林植物出现虫灾,有些还是毁灭性的。
这迫使科学家以及决策机关不得不重新寻求更好的对策。
麻雀是一类鸟的通称,它们都主要以谷物为食。
而大多数雀形目鸟类在育雏期都是以昆虫或它们的幼虫饲喂雏鸟的,麻雀也不例外。
在温带地区,麻雀每年可繁殖3~4窝,每窝平均有雏鸟4~6只,每只雏鸟要经过亲鸟饲喂12天左右才离窠,这段时期内所吃掉的昆虫数量当然是十分可观的。
因而有些科学家认为,麻雀在每年4~8月的繁殖季节,有利于消灭田间害虫,应该加以保护。
而待到秋季它们危害作物的时候,再进行控制。
小宝晒出来的资料,让大家陷入了深思。
因为,随着各种科学种植技术的普及,大家或多或少的也知道了,这昆虫对植物的授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就包括以前华夏山庄的大棚瓜果,都必须要养几箱蜜蜂,或者用人工进行授粉,以获得更高的产量。
但这昆虫的种类繁多,其中又有很大的一部分以植物的根茎或枝叶为食,严重地威胁着作物的生长。
根据这些资料所说的,麻雀对于控制昆虫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但这只是它的本能而已,对所有能够成为它食物的昆虫都会无差别地进行捕食,根本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