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大时代之1983>第43章 七一九大事件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同李煜的推测,被后世评论界思想界誉为打响了思想解放第二枪的七一九《羊城晚报》社论事件开始面临着狂风暴雨般的打击。

1983年7月19日是很平常的一天,可就是在这一天,《羊城晚报》以头版头条的方式刊登出戈文的社论,然后这一天整个中国都寂静无声。

《羊城晚报》作为建国后的第一家大型综合性晚报,一直都以“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为己任,其精彩的报道层出不穷,一直以其鲜明独特、新鲜活泼的风格吸引着广大读者,可以说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大报,所以《羊城晚报》的含金量可想而知。就是这么牛逼的报纸针对这些天社会上争论不休的“大学生究竟值不值得用自己的生命去救一个掏粪老农”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答案是如此的出人意料,赤裸裸的在所有人的脸上打了一个响亮的巴掌。

阳光下,有暗潮在涌动。

这一天中国的电话路线比往日更加繁忙,以至于很多报话员口干舌燥,身体不适。时间在这一天似乎又回到了1978年,又回到了《光明日报》刊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那一天。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一天似乎和往常没有什么不一样,特殊时期结束了,邓老上台了,政策变好了,每个人都忙着努力工作、编织着自己的幸福生活。在他们看到《羊城晚报》头版登着的这篇社论后,会恍然大悟:

“哦,原来前几天报纸上讨论什么大学生值不值得就掏粪老农根本就是在乱弹琴啊!”

“咱们中国自古就是以仁义传家,谁遇到遇到这种事也应该去救的,只不过小伙子运气不好,人没救活反倒把自己的命给搭上了!不管怎么说,这小伙子是好样的!”

“对啊,要不是掏粪老农掉进粪坑而是这个大学生的话,那报纸上还会讨论的这么凶吗?”

……

诸如此类。在大多数老百姓的心目中,他们在看过这篇社论后的反应,只是在砸吧砸吧嘴之后,觉得《羊城晚报》的观点似乎很有道理,只是觉得以后应该就按照《羊城晚报》写的那样去做。

至于什么“个人生命价值”“人道主义”……哈哈,俺今天又学到了个新名词哩!

可是在其他人的眼中呢?

新闻界、思想界、评论界、理论界乃至整个知识分子层和政界都哗然不已。今天《羊城晚报》的这篇社论无疑像是一块巨石投入到了平静湖水里,掀起了阵阵波澜。

身在《收获》编辑部的戈文亦深深的感受到了这种突然泛起的纷杂。

在听完李煜的感叹外,不出李煜的意料,整个上午《收获》编辑部谈论的话题都和《羊城晚报》的头版社论有关,赞成的有之,反对的有之,替《羊城晚报》担心的有之,对社论不屑一顾的更有之,戈文悄悄的统计了一下,赫然发现认为《羊城晚报》此次报道失真的竟然占了大多数。

戈文的心里沉甸甸的。这不仅仅是因为担心自己以及《羊城晚报》会成为众矢之至,从众人的反应里戈文已经知道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了。更重要的是因为——能在《收获》编辑部工作的可以说是中国的精英分子,可就是他们也对个人生命价值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思维僵化至此,怪不得中央会提出解放思想的决策呢。

再然后,人群间就传出更加不妙的消息——

作为编辑,接触到的人很复杂,三教九流无所不交。每个编辑都有自己的人脉和朋友,这不,几个编辑接到北京那边朋友传来的小道消息,说中央有领导批评《羊城晚报》的这篇社论是在宣扬资产阶级的伪善,对于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要严加处理。

突然间戈文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虽然在心里不停的安慰自己“特殊时期已经过去,现在不会有什么上纲上线的问题了”,可是他还是忍不住想和正在广州的林萨联系一下,看看到底怎么发生了什么事情。

电话里林萨的声音有些沉闷,不过他的气势却很好。当戈文向他询问这社论究竟怎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影响、会不会惹上什么麻烦时,林萨有些憔悴的笑着说道:“放宽心,天不会塌下来的。你不要管外面的那些流言,要知道你的这篇评论能上头条,那是经过我们编辑部所有同事再三讨论后拍板决定的,真要是有思想错误,那上级主管领导怎么会让刊登呢!你的这篇社论在怎么也比不过78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评论吧?放心吧,解放思想是中央的既定决策,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不过,戈文你先暂时先不要向人提起你就是社论的作者的了,”林萨解释道,“当初决定刊登你的这篇评论时,我已经猜到会发生现在这种情况,所以才没有在社论署上你的名字,而是用‘特约评论员文章’几个字代替,就是担心你承受不住现在的这种压力呀!”

戈文的心中至此才恍然大悟,然后就为林萨的贴心感动不已,于是他的语气里不由的有些哽咽起来:“林叔,谢谢你!你放心,我没事。我就是有些担心《羊城晚报》的处境,毕竟我也是《羊城晚报》的特约记者呢。”

稍些颤抖的语音刚一出口,戈文就知道自己的这番故作洒脱已经原形毕露,心中有些害怕之余,也不由的对自己的表现感到惭愧。

可是现在这种阵仗能和后世自己的肆意狂妄相比吗?后世自己就是再怎么惹祸,顶多


状态提示:第43章 七一九大事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