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宋缔>第四百八十二章重开府兵制

随着大宋的日益强大,对军队的需要越越来越多,大宋的核心战力只有十万中央禁军以及十万人的边防禁军,即便有了后组建的背嵬军和踏白军加起来也不过二十六万人而已。

总共二十六万人的常备军队,这对一个封建王朝来说人数不算多,更何况大宋周围虎狼环伺。

十万人的军队可以诈称二十万大军,毕竟农夫杂役之类的加上也差不多,可如今大宋的禁军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的杂役负责运送军粮,武器盔甲也是由随时可以投入战斗的战车负责运送的,小到背着大锅的火头军和马车车夫都能横刀立马的奔赴战场,大宋的军队基本上没有不参加战斗的劳力。

军队的数量一般是和全国的人口有关,人口越多军队的基数也就越大,拥有一百万人口的国家,十万战兵就已经很多了,这意味着无论男女老幼十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是战兵。

大宋有多少人口?

赵祯得到的由各州府送来的人口统计大的惊人,大宋全国共有两千零八百八十八万又两千两百五十八户、一亿两千六百万口!确确实实的突破了一亿人的大关,最为明显的就是出生在天生年间的孩童明显多上了许多。

天圣年正是赵祯开始亲政那一年的年号。

如今已然是明道五年,过去了整整十三年的时间,天圣年出生的孩子怕是已经摇头晃脑的读书许久了。

自从檀渊之战过后,大宋基本上就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战争,即便是西征党项,南灭大理对大宋来说也不过是普通的小规模战役而已,对人口的损耗在稳定的出生率相比下,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如今朝堂和民间都有一种极为亢奋的情绪,这是一种强国,大国的自豪感在作祟,大宋对外用兵的连战连捷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更加让人们惊讶的是赵祯提高了军人的待遇,多少的役兵都是冲着四年之后被留下招募的募兵而去的。

募兵的待遇之高,俸禄之多,福利之好堪堪比得上官人,大宋本就是官本位的思想,世人都想当官,可科举一次比一次难,能高中的都是个中翘楚,那唯一能向上的机会也只有从军了。

原先在大宋要是说从军,街坊乡邻多会瞧不起,只有那些过活不下去的人才会去当贼配军,可现在谁敢说一句贼配军?

文官对军队的态度也在逐渐转变,即便还是有些瞧不起武人,可他们现在也离不开武人。

大宋十四府,二百四十州,三十七军,四监。这里的三十七军乃是军州,但军队人数寥寥无几,主要的厢军已经被赵祯派往各地开荒种田了,军队人数直线下滑。

朝堂的官员之所以上疏要求增加军队人数,就是因为厢军的减少,在文官眼中禁军虽然比厢军精锐,可湘军依然是大宋的军力,如此就被削减掉实在可惜,虽然省去了大笔财政开销,可腹地的州府几乎没有什么战力,遇到流寇和山匪基本上要向朝廷求援。

赵祯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自己不断削减军队,走精兵路线,可忘记了在这个时代盗匪横生的问题,随着商人的不断增加,杀人越货的歹人也增加了……

大庆殿中,地方州府官员的上疏由两府官员呈上,越是繁荣的地方发生的劫掠就越多。

欧阳修出班上奏:“启奏陛下,河南府发生流寇劫掠商贾二十余起,单单是在今年三月便有八起之多!另颖昌府,唐州,均州也有数百起,川陕四路的巴州,利州,达州更多是数不胜数,怕是不下数百起。各地的军备已经难以驰援,有些州府甚至出钱打发贼匪以期绕城而过。”

赵祯第一次遇到这种危机,没想到大宋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治安问题却凸显出来,总有一些喜欢不劳而获的人。

范仲淹出班道:“起奏陛下,我大宋之禁军各个精锐,但却只能固守东京城和边境州府,腹内之却无可战之兵,还请陛下速速决断!否则乱世之相以显!”

范仲淹和欧阳修已经荣升副相的参知政事,他们说的话在朝中举足轻重,身为宰相的庞籍虽然一手提拔了他们但却没想到他们如此的敢说敢做。

满朝文武对地方州府的事情多少知道些,但却都没有上奏,唯独范仲淹和欧阳修二人打破了大宋原本和和气气的景象,为了维护大宋的和泰,庞籍出班道:“启奏陛下,范仲淹欧阳修二人之语过于严重,各州府知事皆能招募乡勇抵挡匪患……”

赵祯摆了摆手,打断庞籍的话道:“朕还没有那么好面子,两位参政说过的是,地方匪患已经到了不得不处理的地步,我大宋如今钱赋税巨万,难道就养不起府兵了吗?”

府兵一词刚刚出现,就然所有朝臣惊讶,难道官家打算重开府兵制?

“陛下万万不可重开府兵旧例!此乃压榨民力之暴政啊!”

已经垂垂老矣的鲁宗道对着御座上的赵祯大礼拜下,他说出了许多文官想说而不敢说的心声,府兵制要求一人充当府兵,全家即编入军籍,不属州县。

而且府兵本身免除课役,但军资、衣装、轻武器弓箭、横刀和上番赴役途中的粮食、均须自备。每一火十人还得共备供运输的马六匹,即所谓“六驮马”。自备资装对于农民是沉重的负担,这种行为基本上是竭泽而渔的压榨民力,说是暴政一点也不为过。

赵祯瞧见鲁宗道满头华发依然如此耿直微微感叹:“果然不愧是先帝留给朕的辅弼之臣,殿砖阴湿寒冷三才快快替


状态提示:第四百八十二章重开府兵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