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心机上的陶明已经变得很危险,他现在还有些思维,并且努力的想让自己清醒过来,但是都是无用功,这么大的过载,仿佛就要将他的灵魂挤出去,极度缺氧的大脑已经产生了幻觉……
马博士看到陶明的脑电波已经变的很紊乱,所以立马停止了运行,启动了减速程序。
就在刹那间,陶明感觉掐着自己脖子的手消失了,眼前又出现了亮光,大脑逐渐有了眩晕的感觉,他又恢复了对身体的控制权……
等离心机完全静止,陶明有些虚弱的晃了晃脑袋,对麦克风说道:“谢谢你!马博士,你救了我一命……”
“不客气,这是我的职责,第一次就能达8.2g的耐受力,您真是太厉害了!我个人建议您可以经常来练习,您简直是天生的航天员!不过....您的脑电波好像...”
“哈哈!我可不希望坐火箭上太空,您刚才说“不过”什么?”
陶明没有开玩笑,乘坐火箭就像是搭坐汽油运输车,还是着火的大罐车,随时有爆炸的危险,但是他的耳朵还有些嗡嗡响,没有听清最后一句话.....
“没事,不过...不过就是太恐怖了,作为新手,您这个成绩可是没人能超越了!”
普通人在5个g的时候就会昏迷,所以陶明这个成绩确实有些恐怖。
这时,王亮跑了过来,打开仓门,搀扶住了陶明:“总工!真是太厉害了!您没有进行过这种训练吧?!”
陶明边往下走,边抬头看了看王亮,没好气的说道:
“你是在说我很矮吗?!”陶明知道,如果是正常人,矮个子会比高个子耐受力强。
“不是,您也不矮啊,就是很佩服您……”
陶明拍了拍王亮搀扶他的胳膊,说道:“行了,别拍马屁了,叫上李右鹏,你们俩到失重训练室等我....做好心理准备,可能会有任务....”
王亮高兴的跳了起来:“太好了,就等您这一句话呢,是进取号空间站的修复任务吧,婷婷跟我说了,放心吧,早就最好准备了,哈哈~没入过海的人不叫船员,没上过太空的人就不能叫宇航员!”
“你和贾婷婷不准备....准备?结婚之后再执行任务?”
王亮得意的说道:“商量好了,我们要上太空结婚!璀璨的星空是我们婚礼的见证!”
“嗯....好主意!我也考虑考虑。”陶明若有所思......
-------------
“指挥中心,这里是补天号,我们已经脱离飞船!”
“祝你们好运!”
王亮和李右鹏爬出了太空舱,顺利的向不远处的进取号空间站飘去....
当然,这不是在太空,而是在失重飞机上进行模拟训练。
外太空没有引力,在这种环境下进行生活和工作是非常艰难的,所以要不断的进行失重练习,才能保证进入太空后,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失重状态。
在地球上很难模拟失重环境,目前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失重飞机进行抛物线飞行,一个是水下浮力模拟池。
以前世界上有三架失重飞机,一架是俄罗斯的伊尔-76失重飞机,一架是美国的kc-135失重飞机,还有一架是法国的空客a330失重飞机。
所谓抛物线飞行就是飞机先以45度角迅速爬高(称急升段),然后改为平飞(称平飞段),最后又以45度角下降(称下降段)。飞机在急升段和下降段,飞行员和参加实验的人员会受到2g加速度的作用,而在平飞段可体验到30秒钟的失重。不过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低重力而不是失重,因为飞机在平飞段产生的是15x10-2g(即低重力),而不是真正的0g(即失重)。
美国失重训练用的飞机是一种经改装的有4个引擎的kc-135喷气式运输机。这种飞机在作抛物线飞行时每次可产生25秒钟的失重。每堂课一般要连续飞行2~3小时,完成30~40个抛物线飞行。这种kc-135失重飞机除了能产生25秒钟的0g外,还能产生15秒的-g,40秒的1/6g(月面重力)和30秒的1/3g(火星表面重力。这种飞机的机舱长18.2米,宽3米,高2.1米。机舱内有电力供应、抽气系统、灯光照明、供氧和供氮系统、电影和电视摄影器材。美国航宇局从最早期的水星计划到现在的国际空间站,所有航天员都用这种飞机进行过失重训练,总共进行过8万次以上的抛物线飞行。机上一般有5名工作人员:一名驾驶员、一名副驾驶员、一名飞行工程师和两名失重训练教练。
苏联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用失重飞机对航天员进行失重训练。最早曾使用过米格-15,后来又用图-104。图-104的机舱比较宽敞,工作人员曾将联盟5号和联盟4号飞船模型放进去,两艘飞船对接在一起后,一名航天员可以在上面练习从一艘飞船“行走”到另一艘飞船,另一名航天员则练习打开舱门和进出飞船座舱。当航天员在练习进出飞船座舱时服装的机动性和生保系统背包给他们带来一些困难。后来苏联又用伊尔-76,这种飞机经过改装后称为“飞行实验舱”。飞行实验舱一般是从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起飞,每一次能进行20多个抛物线飞行。飞行实验舱主要用来让航天员体验失重,在太空行走训练中则用来练习进出飞船座舱和在太空移动身体。
欧空局从1984年开始也用失重飞机训练航天员,不过他们当时没有自己的失重飞机,而是租用美国经改装的kc-135%机。1988年,欧空局开始用快帆式客机作失重飞行训练,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