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穿越重生>大明铁骨>第140章 米券之变(第一更,求月票)

“凭券可于官仓取精米一石!”

看着米券上的字样,顾炎武、傅山以及阎尔梅尔还是第一次见到米券的实物。

米券所用的上等桑皮纸与寻常纸张的薄软不同,厚实而挺括,而更吸引人的恐怕还是米券上的花纹非但极为精细,而且精美非常。他们并不知道,这是米券是史司从南京请来的传教士以西洋铜版画技艺制版,所以有别于传统的雕版印刷。

在他们三人感着米券的精美时,米券被再次递到朱明忠手中时,看着这个三百年后的粮票有些类似的米券,觉得有些亲切之余,他反问道。

“方才大家可曾注意,这米券上有何字样?”

字样?

疑惑中傅山说道。

“凭券可于官仓取精米一石?”

摇头微笑,朱明忠并没有立即加以解释,反倒是拿起筷子从锅中夹了口菜。他这副故作神秘的模样,让顾炎武等人在心中反复思索着米券上的字样,除了这几字之外,还有什么字?

莫非是背面的那些?

不过背面的字除了介绍米券的使用细则外,就是提醒人们,仿印米券者杀无赦,不过在他们看来,这根本就是多此一举,不说其它,便就是米券那复杂的细若发丝的底纹,纵是能工巧匠恐怕都不一定能够印出。

“经,经略,”

一直于一旁侍奉着长辈们的阎复,见长辈们陷入沉思中,便于一旁插言说道。

“经略可是指券上“忠义军军饷局”?”

阎复的回答让顾炎武等人诧异时,朱明忠却哈哈笑了起来。

“正是这军饷局,世人皆知这米券是军饷局所发,这米券于坊间信用越是坚挺,那这军饷局的信用便越是坚挺!爱屋及乌之下,我军饷局所发之处,百姓自然乐意信用!”

一声“我军饷局所发之处,百姓自然乐意信用!”让原本似有不解的顾炎武等人锁眉深思时,阎尔梅却猛的拍手叫好道。

“经略此计甚妙,此计甚妙!”

已经看出其中关联的阎尔梅出言称赞时,见顾炎武与傅山仍有不解,便笑说道。

“两位老兄难道还不知经略之意吗?既然军饷局所发的米券百姓爱用,且愿意高价收买,那么将来军饷局若是发以宝钞,这百姓又岂会拒绝?若是百姓信用军饷局之宝钞,这军需用度自然随之无虑!”

阎尔梅的解释,让顾炎武与傅山两人都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就在他们将视线投向经略的时候,却看到经略摇头道。

“非是发行宝钞,解决军需!”

尽管阎尔梅能够瞬间想通其中的联系,让朱明忠着实有些惊讶,但是时代的眼光,仍然限制了他的思绪,他以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就是为了发行宝钞,就是为了把银子从百姓的手中拿到官府的手里,或者说用纸换百姓的产出。

可以说,正是这种眼光导致了钞法于中国的破灭,从宋至明,再到满清,所行钞法的目的都是为了“窃以民财”。

“民虽愚,谁肯以一金买一张纸?”

又是同样的一声感叹后,朱明忠看着顾炎武等人说道。

“岁造三千万贯,一贯一金,岁可得金三千万两。官府每每行以宝钞,其目的皆是为了以钞换金,民虽愚,谁肯以一金买一张纸?即便是今日凭米券之信,令百姓不拒宝钞,可若是以此之心,不出数年,这军饷局所发宝砂必定信用崩溃,届时这宝钞自然也就是废纸一张,到时候又该怎么办?”

摇头感叹着国人的短视,朱明忠扭头看着王略说道。

“这军饷局所制的定额本票可曾印好?不耽误下个月使用吧?”

“回经略,首批定额本票已经制印完成,绝不会耽误使用。”

结算券?

见顾炎武等人似有不解,在经略点头后,王略便解释道,

“从下月起,凡我经略衙署供应商,五十两以上者,皆不再发给现银,一率改由五十两以及百两定额本票,这本票与米券类似,不过其上所书是“凭票即付现银”,据其定额本票面额不同,付现银五十两、一百两。”

注意到顾炎武、傅山包括刚才看到米券与宝钞之间联系的阎尔梅似乎皆有不解,朱明忠便开口说道。

“衙署下有忠义军、兵器厂、船厂等机构,每月采购费不下数十万两,所购物资大都由商行供应,旧时商行供货记帐后,凭条往户房取钱,后改为往军饷局支取现银,每次取银,少则数百两,多则数千两,数万两,而所开凭票,需经过数日核对后,才兑换现银。因此商旅皆言不便,所以为方便商旅,从下月起,为方便商旅,物资采买五十两以下直接付给现银,五十两以上,付给定额本票,其凭票既可往军饷局直接换取现银,无需要再作等待。”

所谓的“定额本票”,实际上更接近百年后钱庄票号发出的银票,只不过与银票不同的是,这些带有编号的“定额本票”,更像晚清时的银两券。相比于米券,定额本票这才是朱明忠的目标,至少是初期目标。

“这定额本票并不仅仅局限于衙署所辖物资采买,若是商人购买衙署物资亦可用定额本票支付,而且缴税也可以用定额本票,比如扬州盐税征缴亦会改用军饷局所发定额本票收取。”

身为户房司务的王略自然知道这“定额本票”的用途极广。

“这岂不就是宝钞?”

傅山诧声反问时,原本一直皱眉深思的阎尔梅却摇头说道。

“非也,宝钞焉能随意


状态提示:第140章 米券之变(第一更,求月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